•     点击排行
  •   
  • 生产资料价值严重被低估,明年物价还得涨
  • 时间: 2004-12-20 09:10: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财经专讯》    点击:
  • 物价走势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官方和半官方的观点大多认为物价不会继续上涨,而以国外大投行为代表的市场机构则倾向于物价会进一步上扬,亚洲开发银行甚至预测2005年中国CPI将上涨4.9%。上述观点的分歧,实质是对推动今后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有不同的认识。前者主要看老的因素(投资膨胀和粮食涨价),后者则看重新的因素(国际油价)。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本轮投资过热和物价上涨,有一个深层次的背景:中国的要素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是导致投资过热的重要诱因。如这种状况得不到彻底改变,市场自身就不能对投资过热进行有效抑制,宏观调控就永远走不出行政手段的迷宫,就会造成事实上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实际上,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将是下一步改善宏调和改革的着力点。从中央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这必然对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要素市场化改革在2005年有实质性进展,将导致明年的物价水平仍会在一个较高的区间内运行。但考虑到中央会将改革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统一起来,2005年的物价水平可能维持在5%的心理底线附近,全年物价平均水平可能在4-6%的温和通胀区间内波动。同时,也由于市场化对投资需求的抑制作用,明年中国经济会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