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现在放弃以行政手段进行宏调很不明智
  • 时间: 2004-12-29 08:47:0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财经专讯》    点击:
  • 中国今天的市场共识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已从行政命令转为市场主导,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然而问题未必如此简单。专家认为,在不能动用利率政策的条件下,尽管行政性的手段有着诸多缺陷,但客观上对控制经济过热的确能起作用。在中国经济这样高增长与高风险并存的经济体系中,要求银行能清晰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信贷风险程度,以差别利率对待之,在技术上并不容易。在银行普遍“水浸”(存大于贷)的情况下,贷款冲动还将非常强烈,在没有行政约束的情况下,这还将是个“借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利率因此难以有实质性提高。实际上,在中央-地方博弈的格局下,中央政府提出“有保有压”,到地方政府手里时往往变成保自己的项目,压其他地方的项目。这种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中国经济还没有一个真正健全的市场经济框架,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赖银行自身调整利率来调控经济极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当然,这样说并非否定利率市场化长期中的积极作用,更不能说宏观调控政策不应市场化,但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贸然放松初见成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一定的行政手段)相当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