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施农业为云南特色农业增值
- 时间: 2004-12-09 08:41:3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昆明日报 点击:
- 到目前为止,云南省设施农业栽培面积30万多亩,年产值10多亿元。设施农业使农民由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转变,一亩地所创的产值效益是传统露地栽培农业的3―5倍。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云南省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度较大。近年来,云南省农产品总量明显提高,但品质和生产规模却没有取得长足进步。
随着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一批有眼光的农民,把目光投向了用现代技术模拟控制作物生长环境,生产高价值名特优新奇农产品的设施农业。各级政府因势利导,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帮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全省设施农业从简易大棚起步,逐步发展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钢架大棚和滴灌、喷灌、加工、储运等设施,规模发展到目前的30多万亩。设施农业的高效益,为农民开辟了增收路。据有关部门调查,钢架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每亩收益分别达到4700元、7933元和5175元。许多懂技术的农民,通过自建大棚种植特色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设施农业在云南省发展迅速,为云南省蔬菜花卉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为云南省蔬菜花卉产品打好“绿色牌”、“季节牌”创造了条件。据统计,2003年,全省花卉设施栽培面积为4487.76万平方米,比2002年的3723.9万平方米增长了20.51%,其中钢架大棚和简易大棚占98.99%,用于鲜切花生产栽培的占93.51%。
到目前为止,云南的鲜切花生产已基本实现了设施栽培,部分还配有喷滴灌、加温降温、补光等辅助设施。鲜切花生产较为集中的昆明片区尤其如此,钢架大棚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57%。目前,云南省已有多家花卉企业采用联拱钢架大棚和辅助设施配套生产出口花卉,产量高,质量好,取得了出口创汇的较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