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中国经济在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两大冲击下,依然保持高增长、低通胀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内需拉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两大冲击的负面影响。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丁苯橡胶,在诸多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屡创新高,高价位运行成为2003年丁苯橡胶市场走势的主旋律。
一、2003年丁苯橡胶市场走势分析
2003年,国内产量已达40.4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6.3%;进口量15.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4.6%;表观消费54.9万吨,比去年同期仅高出3.6%(主要受斜交胎及胶鞋行业不景气的拖累),由于进口量的大幅度下降,国内供需关系发展良好,国内生产企业开足马力高负荷生产,国内市场一路飙升。
一季度,由于国内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处于产业链终端的汽车市场产销两旺,加快了对上游橡胶制品(轮胎为主)加工行业的消费,国内外市场对橡胶制品需求旺盛,对原料市场(丁苯橡胶)的需求亦同步增长。伊位克战争的风险使国际原油价格逐阶走高,导致相关的下游产品一路上扬,主要原料---丁二烯价格曾一度升至830美元/吨(CFR 东南亚),极大的推动了丁苯橡胶市场。在反倾销初步裁定酝酿出台以及天然胶市场出现暴涨的利好因素提振下,丁苯橡胶市场一举突破万元大关后,气势如虹,创下了近年以来的新高,比去年同期上涨62%。但这种势头延续不久,在进口数量猛增、天然胶市场回落、市场人气受挫、生产企业受季末产销考核制约继而竞相抛售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场逐步回落,但仍稳在万元大关之上。
步入二季度,SARS疫情开始大范围北上并陆续爆发,我国整个经济节奏放慢,进出口增长速度开始回落,其中橡胶制品出口(轮胎、鞋业)亦受到影响。随着伊拉克战争局势明朗化,加之欧佩克产量增加,季节性需求下降,国际原油供应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缓解,价格有所回落。受其影响单体苯乙烯市场深幅跳水后(低至500美元/吨 CFR东南亚)展开振荡,对丁苯橡胶市场支撑力度减弱。下游加工企业对高价位原料产生抵触,天然胶期现两市显现暴跌引发市场恐慌,在抛售中丁苯橡胶市场一路下滑。虽然4月16日出台了反倾销初步裁定的利好消息,但在大气候的左右下,仍未能稳定市场。但是,随着SARS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下游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而外来资源的大幅度下降,国内供求关系开始向好,丁苯胶市场于5月下旬调头向上后疾步上扬,很快重拾万元大关,但因涨幅过快和产销率考核等因素,仍失守于6月底。进入三季度,由于生产企业已于6月底全面完成了产销指标,因而同步取消了过低售价。然而,由于天然橡胶市场的连续阴跌,对丁苯橡胶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不久,在国内供应量减少、外来资源进一步下降的作用下,国内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原料市场亦稳步攀升。由于社会库存较为有场资源争夺大战就此展开,致使生产企业不断推高报价,市场就势同步上扬,报价一举突破历史高位后,继续走高。8月底,由于下游加工行业因成本压力抵触较为强烈,为配合反倾销终裁出台,生产企业连续调降报价,市场随即缓步滑落,但降价的节奏基本被生产企业所掌控。很快,在反倾销终裁提前出台,最终以国内产业胜诉的利好消息提振下,前期对此事的各种不利传言不功而破,采购氛围发生改变,市场迅速升温,供求失衡加剧,生产企业大幅度调涨报价,市场再度刷新历史高位,最终以季内最高价结束运行。
四季度伊始,国庆大假占去一周,节后,因资源有限,在天然胶市场屡创新高的提振下,采购热潮再度掀起,各厂家把握时机联合调涨报价,已跃居历史高位的丁苯橡胶市场再度刷新纪录。由于合成橡胶工业协会出面平抑价格,市场人士已无心推涨,而来自邻国特别是泰国、台湾等地区的进口货源不断涌入国内,已部分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市场人气开始回落。11月份,随着进口量陡增(高达17149吨),市场形势逐渐恶化,厂商销售受阻,为抑制进口且缓解下游加工行业的成本压力,生产企业连续大幅度调降报价,悲观气氛弥漫整个市场,市场迅速深幅下探,直至12月初市场方止跌趋稳,由于新增资源有限,市场人士看好后市,各个环节的采购力度进一步增强,供求关系持续向好,生产企业因供不应求而连续推高报价,市场走势强劲,价格全面回升,最终以升势结束了全年的运行。
二、2004年丁苯橡胶市场发展趋势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大幅度提高到4.1%,同时,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其经济已出现缓慢回升势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的改变,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已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将好于2003年。
1、国内供应量略有增加
2004年,吉化丁苯橡胶装置的扩建部分将于上半年底完工,届时将增加5万吨的生产能力,其年内产量将达到12万吨左右;齐鲁将于下半年进行1月有余的停车检修,(预计产量将减少1.2万吨左右)其年内产量将达到12万吨左右;申华年产量将超过10万吨;兰化年产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其中申华及兰化的短期常规检修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总体看,2004年国内供应量将不会出现较大增长,国内供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2、进口渠道更为广泛
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对轮胎及橡胶制品需求不断成长,由于部分国家丁苯橡胶产能过剩,将把这批无法在本国内消化的动态货源之出口方向转向其他市场,并影响到相应地区的市场结构,虽然中国已对俄罗斯、韩国、日本征收反倾销税,但因国内供应仍存在较大缺口,但以上国家仍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仍是各国注目的焦点。有能力或有倾向进口至中国的国家和地区有:韩国、中国台湾、伊朗、泰国、印尼、欧洲(俄罗斯、德国、荷兰)等。
3、下游需求保持旺盛增长
2004年,汽车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初步预计,总需求将达到54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8%。随着外资继续进入轮胎业、橡胶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为轮胎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同时我国外贸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我国占出口比例较大的轮胎业及制鞋业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轮胎行业年产量均递增率为11.7%,后续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出口量会逐步提高;而制鞋业也将有所好转, 2004年欧盟将解除对中国鞋类产品的配额,2005年中欧贸易将从此自由化,2004年胶鞋类产品总量将达到45亿双左右, 2005年总量将会达到50亿双左右,仅此一项合成橡胶的使用将会超过30万吨。因此,受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较快增长的拉动,2004年下游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态势。
4、原料市场上涨受到抑制
据专家预测,2004年美国和全球石油需求继续恢复,伊位克和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将上升,经合组织商业石油库存将需要补充,欧佩克倾向于将油价维持在每桶22-28美元价格控制带的上限,2004年国际油价将会从高位逐步回落,WTI油价全年将在每桶24-30美元/桶左右波动,欧佩克原油价格将保持在每桶20-26美元/桶左右。鉴于此,原料市场(苯乙烯、丁二烯)将会受到影响,苯乙烯久居高位的态势将受到抑制,丁二烯市场上涨空间亦将较为有限,但高位运行的态势将不会改变。
5、天然橡胶市场宽幅振荡格局在所难免
由于国内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正在启动,2004年各项经济指标看好,天然橡胶的消费需求将保持旺盛增长态势,历史以来的供求失衡格局使进口量将有较大增加,从而刺激国际市场价格坚挺,这些皆成为支撑天然橡胶市场向好的重要因素。然而,以下不利因素的存在亦给天然胶市场的价格走势增添不少变数:1)国家取消天然橡胶进口配额,同时取消轮胎进口配额;橡胶制品出口退税调低2个百分点,这些措施将一定程度的抑制国内天然橡胶的生产需求;2)由于上海交易所存在大量现货,对市场形成潜在的冲击隐患。3)市场偏高价位的运行意味着高风险阶段的来临,极容易产生较大的动荡。据此,2004年天然胶市场的宽幅震荡格局将在所难免。
综合以上因素,2004丁苯橡胶市场的总体运行趋势将较为乐观,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市场人士对年度行情看好,年内将出现几波大的上涨行情。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丁苯橡胶市场波澜壮阔
- 时间: 2004-02-13 08:52:0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橡胶》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