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对海南农垦来说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好年。这一年,垦区橡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这一年,胶价自1997年1月下降历时7年后首次突破每吨1.26万元,与2002年对比每吨增收3723元,全年销售22.4872万吨,仅此垦区各场共增加销售收入8.37亿元。交易中心竞价交易系统通过竞价提高价格总体水平使农场增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仅当年当日竞价值直接增值就有2816万元,比上两年增值总和还多出1393万元。主产品标#1胶共销售15.5801万吨,每吨均价1.2535万元,全年最高价每吨1.541万元,年终以每吨平均1.3783万元收市;浓缩乳胶总共销售6.605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平均每吨售价8653元,全年最高每吨1.136万元,年终以每吨1.0176万元收市;浓缩乳胶售价比正常年份比例高出5个百分点,效益优势明显。
2003年橡胶市场经受了两次下跌冲击,第一次是4月7日开始,连续7个交易日只卖21吨标#2胶,价格从1.47万元降到1.15万元,紧接着在每吨1.1万元左右持续到8月8日,直到10月15日才跃上每吨1.5012万元,这一波冷市延续了半年时间。第二次是从11月5日开始,尽管每天都零零星星交易,但全月只卖橡胶5787吨,日均不足300吨,仅为正常销量1/3,是橡胶允许上市销售10年来同期销量最少的一个月,这一波胶价从1.502万元降至月底1.3101万元收市,这一波延续了一个多月,终于在12月3日开始复苏,销量急剧增加,至11日5个交易日就卖出橡胶8250多吨,比11月全月销量还多出2463吨,胶价也节节回位,12月8日这一天共销售橡胶1343吨,竞价增收122万元,每吨增收908.4元,为全年在较高价位收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冷市的出现,当然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但它毕竟是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和利用它。市场热的时候,可以采取零库存的销售策略,趁好价多卖挣钱;市场冷的时候,可以通过信息综合分析从后市找到信心,把胶暂留起来。11月20个交易日只卖5787吨胶,看起来是坏事,实际上是好事。农场的同志面临冷市的冲击,表现得非常从容和冷静,这是农垦人打拚市场10年最有价值的积累,也是农垦人认识和驾驭市场的一笔宝贵资产。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这是垦区2003年最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之一。
冷市过去曾出现过多次,但多数是三五天就复苏,而2003年的冷市持续的时间长达一个月是始料不到的。我们应该对这种新情况深入研究,提高应对长时间冷市的能力。这当中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个经济力准备和适应问题。在对应冷市中,交易中心启动价格自律机制,在防止价格过快下滑中发挥了抑制作用,为维护农场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3年以全年每吨平均价1.264万元划上了橡胶交易的句号。接下来人们普遍关心的将是2004年的行情走势。从诸多利好信息看,天然胶需大于供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这就为市场稳定打下了可靠基础:国际胶价已较长时间维持在每吨1200美元以上,在需大于供的大格局下,降下来的可能性不大。还有是2004年全球经济将全面复苏,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将加快。由此可以推测,2004年橡胶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但由于2003年收市价位已创1997年来新高,对价格提升增加收入的希望值不宜要求过大,据此,2004年橡胶市场将表现得比较平稳。
有人担心关税下调和进口配额取消会给市场带来冲击,我认为,即使是两者双管齐下也不见得就一定成为压力。因为上述情况出现后,国产胶市场长期遭受走私、零关税进口原料胶转道抢占市场的威胁力将大大减少,国产胶价与国际接轨才能真正变为现实,而在这以前,国产胶价格享受国际胶价的接轨率只有85%?87%,这当中就留有可借助的抗力。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二○○三年海垦胶市综述
- 时间: 2004-02-20 08:35:54 作者: 邢民 来源: 海南农垦商务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