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让海南农垦在创新中阔步前进
  • 时间: 2004-02-23 09:32:42    作者: 汪啸风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同志们:

    这次省农垦工作会议暨农垦改革动员会,是省委四届四次全会作出推进海南经济特区体制创新的重要部署以后,召开的一次改革动员大会。我在会上作这个讲话,目的就是给大家讲一讲农垦改革的意义、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深化改革,为海南垦区在创新中阔步前进鼓劲、加油!

    海南农垦创建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各级领导班子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使垦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完成了屯垦戍边、安置转业军人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且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发展了一批社区管理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社会服务功能较为齐备的小城镇,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开发建设海南、保卫祖国南疆、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农垦人在长期艰苦创业的历程中,形成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农垦进一步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农垦克服“非典”疫情和台风 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全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50.25亿元,干胶总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 府,向广大农垦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对农垦系统在2003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推进农垦改革创新,意义重大,形势逼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垦的改革与发展。 2000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农垦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省委四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海南经济特区体制创新的若干意见》,对加快推进农垦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一开春,省委成立了重点改革领导小组和五个改革工作组,农垦改革工作组是五个工作组当中最先成立的工作组。成立省委农垦改革工作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垦改革的力量,形成推进农垦改革创新的合力。省委、省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农垦改革创新工作,这是因为加快农垦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农垦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海南经济 特区的体制创新,关系到统筹海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广大农垦职工乃至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大事。我们在充分肯定农垦的光荣历史和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垦政企不分、社企不分、产权单一的经营管理体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农垦企业在体制、机制、发展动力等方面,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制约着垦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在座的同志,多数是农垦系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有的多年在农垦工作,相信大家对农垦企业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有体会,对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各种弊端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对企业下一步的创新发展也都会有所思考。我衷心希望大家在总局党委的领导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四届四次全会的精神上来。去年,由于天然橡胶市场价格的上扬,垦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好的成绩。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体制创新。

    我们一定要站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农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主动创新,迅速增强农垦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活力。

    推进农垦改革创新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既是我们科学制定改革任务和措施的要求,也是赢得广大职工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关键。农垦改革创新的目标主要反映在“两个提高”上。第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农垦企业的竞争力。要通过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增强企业的活力。第 二个目标,就是提高农垦职工的收入水平,让广大职工在创新中尽快得到实惠。如果企业的竞争力普遍得到增强,职工的总体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绝大多数的农垦干部职工就会拥护改革,就会积极投身到改革创新中来。这也是检验省委的改革思路和措施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下面,按照省委四届四次全会的部署,结合农垦实际,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创新所有制结构,把提高农垦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变为农垦前进的动力。 按照省委四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农垦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重点。要把单一的国有经济改变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产权改革必然是核心。农垦有相当一部分职工依赖于土地,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因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也必须是重点。橡胶和土地是农垦最重要最基本的资产和生产资料,与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最为密切。三道、西联两个农场实行土地和橡胶长期承包经营的实践充分说明,创新所有制结构,提高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赋予职工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是增强企业活力、加快垦区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垦区自营经济为什么发展迅速?关键在于“自营”, 在于解决了“有人关心、有人负责”的问题。农垦有许多优势,只要解决好产权问题,其巨大的潜力就能进一步迸发出来。今后,农垦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要与农场已有的承包关系相衔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制度,赋予这部分农垦职工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同时允许农垦职工购买农垦国有资产,允许农垦国有资产参与社会资产优化重组和农垦系统内部资产的优化重组,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和其他方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二,创新科学技术,把提高和发展第一生产力变为农垦前进的动力。农垦的改革创新,必将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深化改革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做好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农垦一定要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并使二、三产业逐步成为农垦经济的主体。 现在农垦系统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这是制约农垦加工业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有效整合农垦的优质资源,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实实在在地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农垦系统的组织化程度高,既有人才优势,也有科技优势。与我省广大农村地区相比,这个优势无疑是明显的。多年来,农垦在农业科技方面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优势总是相对的。 如果我们把现有的科技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放在全国甚至国际的大环境来比较,我们又存在着许多的滞后。目前农垦的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橡胶产业,缺乏其它产业的经营人才和技术人才。农垦企业的科技创新队伍比较分散,缺乏科技龙头企业, 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实用科技推广还缺乏一套有效的机制。因此,整合农垦的科研资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抓好实用技术推广,抓好新产品开发,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是创新科技的主要任务。要按照省委四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抓紧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三,创新就业与社会保障体制,把化解历史包袱变为农垦前进的动力。首先,要解决养老保险问题。截止2003年底,农垦离退休人员达16.4万人。今后几年,随着在职人员的减少和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讲农垦改革,必须先讲如何改善16万多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如何确保他们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既是在改革创新中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既是改革的重要 前提,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今年农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养老金补助的问题。我们要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把农垦系统的职工养老保险纳入全省统筹。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镇、农村双重社会保障体制。其次,要解决富余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农垦还面临着解决富余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当前,无论是下岗失业人员,还是新增就业人员,都有一个转变就业观念的问题。要在全垦区弘扬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竞争择业的 观念。要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和扶持职工从事农场二、三产业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要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创造条件使垦区富余劳动力流动起来、转移出去。 再次,要争取中央和银行的支持,逐步化解历史债务。

    第四,创新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把社企分开变为农垦前进的动力。农垦企业办社会事业,在历史上对保障职工生活、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为地方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垦企业承担的大量的教育、卫生、民政和社会治安管理等社会职能,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且还会越来越多地影响这些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扶强靠优、整合资源的原则,在先行抓好教育资源整合试点的基础上, 摸索经验,逐步把农垦企业所办的各项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同时鼓励农垦有条件的学校和医疗卫生、科研机构面向市场实行改革。

    第五,创新组织结构,把精简效能和优化重组变为农垦前进的动力。农垦系统的组织结构如何改革,这是农垦上上下下都颇为关注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总局、总公司的机构设置模式, 农场等企业将来的归属,等等。机构改革历来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它直接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有不同认识、不同意见在所难免,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必须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不能改变。只有坚持这样的方向和原则,精简效能、优化重组,推进组织结构创新,才能增强发展的动力。具体到我们农垦组织结构的创新,有三个问题需要慎重研究。一是政企分开的问题。要改变目前农垦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将农垦企业所承担的行政职能逐步移交地方政府,总局和企业的职能必须分开。农垦作为一个系统,将来可以搞委托经营。对农垦总局可以授权,作为出资人管理农垦系统的国有资产,而不是直接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二是关于集团化问题。农垦要不要成立集团公司呢?实际上农垦现在就是一个集团公司。我的看法是这要服从有利于加快农垦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要固化只有一个集团公司的概念为好,一旦固化了这个概念,农垦 100多家农场和企业齐步走,难以形成具有活力的企业体制。因此,要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按照增强企业活力的要求,使农垦系统逐步形成各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使各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的市场主体和竞争实体。三是关于农场的归属问题。农场现在不会下放,将来也不存在下放的问题。农场作为企业,其优化重组要坚持面向全省整合资源,注意发挥农垦资源丰富、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优势,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省橡胶、木材、热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企业将来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于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切实抓好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优胜劣汰、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和经营者择优录用的竞争上岗机制。

    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推进农垦改革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在改革创新中确保垦区的社会稳定。

    同志们,新时代的农垦精神,是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深化农垦改革是对农垦全体党员干部的一次严峻考验。省委要求你们充分发挥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带领职工群众创新农垦体制,发展农垦经济,增加职工收入,为海南加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相信,新时代的垦区一定会在改革创新的大潮中崛起在祖国的琼州大地上。让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动员农垦全体职工群众为振兴农垦大业、为农垦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