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2002年以来,金鸡岭农场通过实行橡胶开割树由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充分调动了胶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推动了农场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双赢目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增长11.5%;职工劳均收入比上年增长20.2%,企业实现利润80.6万元,农场实现了首次整体扭亏为盈。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2%,职工劳均收入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利润248万元,比上年增盈231.8万元。
金鸡岭农场作为海南农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二批6个试点单位之一的农场,2002年该场推行橡胶开割树长期承包,承包两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胶工的观念得到较大转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得到了增强。橡胶开割树长期承包到户,胶工把胶园当作自家的经济地来经营,工作积极主动。过去割胶,队干部天天都要敲钟催人上岗,变为胶工自己买闹钟掌握时间提早上岗;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利用竹子代替铁线制作胶架;为提高割胶技术,胶工自觉练习,虚心向他人请教,割胶技术普遍得到提高;胶工们自觉自费加大对胶树的肥料投入,出现了胶工将自家的“三鸟”粪、猪粪、牛粪、人尿等全部施向胶园的良好局面。尤其是该场十七和十八两个难侨队,非常注重加强胶园施肥自费管理,坚持长年做好肥料的投入工作,他们除了足额完成农场冬春管理的施肥任务,开割后每人每月还从个人的劳动收入中节留100元,用于统一购买优质农家肥和拉运压青材料等,有效地提高胶树的产胶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胶工承包岗位后自费投入胶园管理资金395.4万元。
二是胶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后,岗位扩大,胶工人均承包开割树1027株,比承包前多了258株,由于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收入也就随之增加。2002年胶工承包岗位月劳均收入530元,与2001年对比增长14%;2003年胶工承包岗位月劳均收入860元,与改革前2001年对比增长87%。
三是减轻了农场的负担,实现了减员增效,通过公开竞标,胶工由原来的756人,减少到547人,农场每年节约开支近10万元。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金鸡岭:开割树长期承包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 时间: 2004-02-03 09:00:54 作者: 吴钟雄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