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农场
2003年通过不断强化胶园管理,进一步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促进生产健康发展。全年共产干胶3488吨,完成年计划任务128.8%,与上年对比增产377吨,创农场历年干胶产量最高纪录。
该场去年虽然遭受非典疫情、干旱、洪涝、热带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为了确保农场干胶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去年该场共投入62.5万元购买牛栏肥加强胶园冬春施肥管理,并及时做好“两病”防治工作,遏制病情发生,保证胶树正常生长。橡胶开割后,又先后投入221.6万元,购买化肥和橡胶专用肥1301吨全部施入林段。在施肥中,为了保证施肥到位和施肥质量,该场采取以队片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发肥、送肥到林段,实行班组集体作业。机关挂钩点干部、队干部跟班监督,确保施肥到位、防止走漏,为橡胶稳产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还注意抓好割胶技术的落实,严格按技术规程割好胶。开割前,该场做到有计划的抓好新老胶工的培训和复训以及培训收测胶员、生产队长、胶厂人员等。通过各类技术培训,有效地保证了干胶生产各个技术环节的落实,提高了割胶和制胶质量。在割胶生产中,他们多次开展割胶技术比武活动,促进胶工对割胶技术的重视。同时注意发挥割胶辅导员的作用,每月由生产科牵头组织他们开展片区与片区之间的割胶技术交叉检查,促进了产量和“干含”的提高,去年该场胶水“干含”达2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此外,他们还在开展劳动竞赛,适当调整提高职工分配水平,严厉打击毁林偷胶方面下苦功,,确保干胶生产任务超额完成。 (何文昌 韩勤 有义 文明)
南林农场
2003年在不断强化胶园管理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胶工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全场产胶量已达到3050吨,比上年同期增产228吨,完成年计划任务183%,创农场19年来干胶产量最高纪录。
素有台风走廊之称的南林农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干胶产量曾有突破3000吨大关的历史,但后来由于多次受强台风的袭击和橡胶树的逐年更新的影响,干胶年产量一直滑到1998年的2058吨,且年产量一直在2500吨左右徘徊多年。今年以来,该场为了确保橡胶稳产高产,在不断加大对胶园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抓好胶园冬春管理工作,广泛发动职工对开割树施有机肥的同时,又通过多方筹集资金购买800吨橡胶专用肥,分两次施上胶园。此外,还投入23万元购买药物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胶树正常生长。橡胶开割后,他们加强胶工的技术培训,采取集中磨刀,以老带新,以先进带后进的方法,促进胶工割胶技术的提高。他们还在胶工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做到分配上向胶工倾斜,并实行干胶无定产计酬法,进一步调动胶工的生产积极性,使其努力管好胶、割好胶,全力以赴抓好护林保胶工作,确保干胶生产正常运转,进而超额完成干胶生产任务。 (何文昌 韩勤 圣秋 延华)
东平农场
2003年,从加强胶园管理、提高胶工割枝、开展劳动竞赛等方面狠抓橡胶生产,促使全年产胶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至12月20日已完成干胶4027吨,占年计划的111.6%,与上年同比增长216吨,增产幅度和完成竞赛指标均名列琼海赛区第一。 (周锦祥 谢海雄)
红华农场
2003年是一个多灾之年,但也是一个丰收年。广大干部职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坚持一手抗击自然灾害,一手抓经济建设,干胶生产取得了4646吨的好成绩,比2002年增加189吨,增幅4.2%,创历史最高纪录。 (郑睿鸿)
福报农场
2003年积极开展干胶生产劳动竞赛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产胶2320吨,占竞赛指标105%,与去年同期对比增产252吨,创历史纪录。 (钟朝海)
西流农场
2003年共产干胶1927吨,同比增产550吨,增幅40%,名列琼北赛区前茅,并创历史最高水平。 (谢永斌)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实施大橡胶战略花繁果硕(二)
- 时间: 2004-02-03 09:04:2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