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绩预告频频单向变脸预亏*ST家族大幅瘦身
□本报记者 尹永强
随着最近多家*ST公司对2003年度业绩的预测由不适用或预亏改为预盈,甚至被“摘帽”,原本60余家*ST公司预亏、预盈及未作出预测三分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只剩1/3的*ST公司尚因预亏或未作出预测还存在暂停上市风险。
2003年12月底,*ST盛润、*ST襄轴、*ST鼎天等在三季报中未对全年业绩作出预测的公司先后预盈,*ST一纺、*ST长控等由预亏变脸为预盈;进入2004年,*ST天龙、*ST兴业、*ST金帝、*ST济百、*ST圣方等又先后宣布预盈,*ST民丰、*ST北科等由预亏变为预盈;而较早披露年报的*ST鼎天因扭亏为盈,率先被上交所撤消对公司股票的“退市风险警示处理”;*ST华靖也于昨天宣布获批撤消对公司股票的特别处理。
目前,已实现盈利或预盈的*ST公司已达40余家(含5家2003年下半年恢复上市的*ST公司),未对业绩作出预测的公司只剩5、6家,如*ST珠江称出售珠江管桩公司股权扭亏为盈的诸多前置条件有一条不具备,则仍然存在亏损可能。由于未作预测的公司中有两家2003年前三季度已实现盈利,所以现在可以乐观地预计60余家*ST公司将有2/3在2003年报披露后起死回生。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公司在预测业绩时显示出审慎的作风,直到最后关头对业绩的把握已万无一失才姗姗预喜。
在今年*ST公司诸多的业绩预告变脸中,已鲜有由预盈到预亏的情况出现。只有*ST斯达在2003年10月底公布的三季报中针对业绩预测问题称“本公司现处于重组阶段,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亦不排除亏损的可能性”,而于2003年12月17日首度正式宣布预亏,并在其后又数度发布预计亏损或风险提示公告。
*ST圣方的业绩预测同样经历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过程。2003年10月10日,公司曾预盈,10月29日公布的三季报则未预亏也未预增;11月29日,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全年业绩情况目前尚不能预计,因为“年末经营状况及对历史问题的解决(银行借款还贷、股民诉讼等均在审理待结中)将对公司年终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一些工作尚未完成……重组方面工作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2004年1月13日,公司又公告称“今天接到下属企业牡丹江石油化工厂报告,该厂已收到牡丹江市财政局财政补贴款共计人民币1040.2万元。此笔补贴将对我公司2003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直到1月16日,公司才终于公告预盈。
业绩预告频频单向变脸除了公司的审慎之外,还因不少身处重组关头的公司在年关最后接到了资产买卖、清欠豁免、财政补贴等五花八门的保命“馅饼”,如*ST长控所在地宜宾市政府“鉴于公司目前发展较困难,为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意公司将暂收款中政府发放的2003年1-12月下岗职工生活费计255.6万元和诉讼费45万元共计300.6万元作为政府对企业的困难补贴”及“由宜宾市财政局给予本公司一次性财政补贴5900万元……公司已于2003年12月29日全部收到上述5900万元财政补贴”。()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预亏*ST家族大幅瘦身
- 时间: 2004-02-05 08:39:1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