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解放思想中提高对资产的关切度
- 时间: 2004-03-16 09:17:2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评论员
省委书记汪啸风在农垦工作会议暨农垦改革动员大会上,提出了“创新所有制结构,把提高农垦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变为农垦前进的动力”,作为“五项创新”的首项提出来,十分准确地切中了农垦体制弊端的要害。
单一的国有经济结构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农垦的创建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单一的国有经济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还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农场的管理上,就是对这种“全民所有”的资产和生产资料,没有与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形成密切的关系,他们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自然也就淡薄。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农垦” 大讨论,怎样才能“提高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海南农垦的资产主要是天然橡胶和围绕橡胶生产全过程的生产资料,这些资产和生产资料的权属基本都属国家。要提高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首先要改革资产和生产资料权属的单一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要改变资产和生产资料权属的单一性,就要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让职工真正成为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主人,并能直接获得资产经营的受益权。这样,才能提高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从根本上解决资产“人人有份,人人都没有份”、“人人负责,人人都不负责”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资产经营低质量、低效益的问题。
当前,农垦正在进行的“三项改革”中的“场办二级企业实现民营化”、“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的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最大限度地让职工获得资产经营的受益权。特别是“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的改革,找到了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土地是继天然橡胶之后,成为海南农垦职工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资产和生产资料,农垦有相当部分职工依赖土地,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因此也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垦的土地属国有,与农村不一样。但将国有土地让农垦职工承包经营并依法保障承包者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却与农村的承包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今年农垦改革的步骤之一就是要全面落实土地承包制度,完善和规范承包程序,按照有关法律明确土地使用年限;并允许土地在法定程序下合理流转,搞规模经营。职工对土地的依赖性越高、经营的热情越高,对土地的关切度也会越高。
提高职工对资产和生产资料的关切度,还要关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提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但要警惕以改制名义弄虚作假,将国有资产进行贱买或贱卖,侵害国有资产权益,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当前在进行场办二级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让职工积极参与,资产的处置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社会的、舆论的和审计的监督。这些资产都曾经浸染着职工的汗水,同样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连,千万不能等闲漠视,麻木不仁。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就要从这些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思想疙瘩解开了,才能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新事物,才能放开手脚去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