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
  • 时间: 2004-03-24 08:35:4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
  • 近日,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林定根向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汇报了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情况,他指出,一个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数万个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航母群已现雏形。 据统计,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9000多个,比2000年增长了41%,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41000个,占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4%。在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972家,比2000年增加786家。目前,全国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72家,平均固定资产2.5亿元,平均销售收入7.1亿元,平均带动农产7.6万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839家。 林定根说,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以下成效: 一、整合各有关部门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已成为各地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着力点。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8亿元;国家提高了农产品进项抵扣率,将农产品进项抵扣率由10%提高到13%;国债技改贴息项目中安排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31亿元;农业银行安排227亿元贷款规模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将资产过亿元的1000多家龙头企业纳入农总行的重点支持范围。 二、政治搭台,企业唱戏,源源不断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开始涌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江苏省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中财政投入1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112亿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8亿元,城乡法人投资34亿元,个人投资75.6亿元,引入外资11亿美元,后三项投资占全省农业产业化总投入的60%以上。 三、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东、中、西部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渐形成。其中,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出口型企业快速发展,出口型农产品产业带初具规模,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山东、广东等省把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作为本省农业提高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措施。2002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达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广东省115家省级龙头企业出口创汇11.3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值的47%。 四、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在利益联结方式上,各地出现几个新做法: 一是改造“企业加农户”的传统模式,与农户共同兴办饲养小区,形成企业建小区、小区带农户的新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通过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解决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问题。 三是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2002年,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7000万户左右,平均每年增收1000元,农民每年从产业化经营中可增收700亿元左右。全国种植业“订单”面积已经达3.27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