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彩电企业怯阵反倾销
  • 时间: 2004-03-29 08:26:05    作者: 葛清    来源: 商务周刊    点击:
  • 中国彩电企业怯阵反倾销   中国彩电企业怯阵反倾销      即使日本电子巨头群起策划“反倾销”,中国彩电企业仍不敢开罪这些提供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亲密合作伙伴”   美国商务部已计划4月12日对中美之间2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彩电贸易战做出最终裁决,但最近其“幕后黑手”――包括索尼、松下、三洋、东芝在内的5家日本企业――被《人民日报》记者揭露出来。   2月25日,《人民日报》驻联合国记者发表在人民网上的一则报道称,从华盛顿得到的可靠消息,这次通过美国之手整治中国彩电产品的幕后策划者,包括日本的索尼、松下、三洋、东芝和ORION等彩电业巨头。   该贸易战起于2003年5月2日,美国田纳西州一家电器公司――美国五河电子公司,以及美国两个电视机组装工人工会就来自中国的彩电提起反倾销申请。在起诉名单上,长虹、康佳、厦华、TCL等国内主流彩电企业无一幸免。申诉方要求对这些中国企业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向美出口的21英寸以上彩电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要求对中国彩电征收高达84%的强制性关税。   去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已初步裁定,12家中国企业出口至美国的彩电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高达27.94%到45.87%,其中4家接受“特别调查”的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为:长虹45.87%,厦华31.70%,TCL31.35%,康佳27.94%。   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彩电制造业最大的一起反倾销案,如果未来美方终裁时的裁决结果不变的话,那么今后5年内,美国进口中国彩电的税率将提高30%以上。海信市场部总经理李胜华说:“他们征收如此高的关税,中国企业谁受得了?”其实早在美国刚对中国彩电开展调查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日本或欧洲的消费电子制造商指使策划了该次反倾销申诉案――美国已几乎不生产CRT彩电,美国五河电子公司实质上只是一家小小的木工和彩电组装厂,中国的彩电与美国的彩电行业并无直接的竞争,最大的竞争对手多是日本企业和欧洲企业。   《人民日报》记者的报道称,5家日本家电巨头从“反倾销案”的一开始,就给申请方提供了从信息、数据,到技术等方面的全力支持。但这些日本公司一方面在实质上为申诉方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政府和彩电行业一再表示他们与该案没有关联,甚至还不断表示它们不支持申诉方。“日本彩电业巨头之所以言行不一,其根本原因还是担心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受到损害,”文章说,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败诉,以便让日本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文章还分析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期将就该案的最终裁决,向包括上述日本彩电巨头的彩电公司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取证,“日本公司只要对这些问卷调查不予作答,或是在回答时不表示立场,或是在答卷中玩弄文字游戏,就足以在该案中对中国的彩电制造业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就在外界纷纷谴责日本企业的险恶用心时,作为受害者的国内彩电企业反应却截然相反。长虹、TCL、海信、创维等国内彩电巨头无一例外地向《商务周刊》表示:其一,对于日本公司集体策划反倾销诉讼一事毫不知情,此前也没有做任何调查取证,所以不做任何评论;其二,此事与他们关系不大。   “听到这个消息,我(对日方)非常愤怒,但是一点也不吃惊,早就料到了(日方参与策划)。”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说:“让我吃惊的是中国彩电业集体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中国企业多少是知道一些内情的,至少企业高层领导应该知道。”外界分析,国内彩电业之所以态度淡漠,是有难言之隐。中国企业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在彩电领域需要与日本企业长期合作,不愿意因为此次事件开罪日本企业。创维品牌推广部一位经理向《商务周刊》表示,中国彩电业与日、美、韩、意等国的电子业保持长期商业往来与技术合作,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显像管、等离子屏、液晶屏等,都来源于这些国家,其中日本为最。“作为最紧密的商业合作伙伴,不能因为几句‘谣传’而意气用事。”他说。   同时创维认为,在这场反倾销诉讼中,“创维并不是被起诉对象,只是受到牵连。创维在美国的出口并不大,受到的影响也不大。”TCL彩电部一位人士称,由于TTE(TCL-汤姆逊电子公司简称)在墨西哥有庞大的工厂,可以直接生产出口美国,“美国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对TCL来说,影响要小于其他企业”。   针对彩电业的以上表态,罗清启认为,这只是中国企业为了各自保持在国内的“美好”形象,显示自己并未在“反倾销案”中受到伤害而装出来的若无其事。反倾销案件审理的周期长、占压资金、复杂的反倾销程序、具有回溯性的反倾销税征收等,已经对中国彩电业的出口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汉林教授也曾表示,由于反倾销案件的连带示范效应,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实际上远远大于涉案金额。   到目前为止,《商务周刊》获悉,国内各彩电巨头仍旧是采取单独应战,单独聘请法律顾问和律师的方式应诉来自美国的反倾销申诉。2月26日,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反倾销效应已经提前显现:2004年以来我国彩电出口大幅减慢,仅四川一省彩电出口量已由峰值2003年7月的9178万美元、85万台,急剧下降到2004年1月的970万美元、13万台,分别下降了89.4%和84.9%。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彩电出口量下降。事实上,2003年四川对美出口彩电3.4亿美元,占四川2003年外贸出口总值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