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卖蔬菜,不知为什么小一点的包装箱卖得更好?”
近日,王美志疑惑地问记者。他是海南本土农民,从事反季节瓜果菜北调多年,对瓜菜市场细微信息把握灵敏使他成长为海南运销瓜果菜大户之一。虽然他不明白北京消费者心理需求,但他立刻顺应了这一市场变化,将过去可装20公斤辣椒的大纸箱,全部改为可装15公斤的小纸箱,结果几个月来辣椒销售量有较大增长,价钱也更好。
稍将纸箱大小作调整,就扩大了瓜菜销售数量,提高了售卖价格,这令王美志有些惊讶。包装的效用让他陷入了深思。
一些关注海南农业发展的有识之士提出: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包装问题。
省领导的新年礼物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日本朋友看望省委副书记卫留成,顺便带给他两只从日本超市买的哈密瓜。看着哈蜜瓜竟有三层精美包装,卫留成联想到在海南基层调研时,常看到公路边一堆堆瓜果菜叫卖的场景,很有感触。虽然海南农业被称为高效农业,但我们有的瓜是一堆堆卖,而日本人的瓜是一个个卖。
新年刚过,卫留成把这两个瓜送给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江泽林。江泽林又将其转送给了省农业厅厅长林玉权。林玉权和省农业厅的其他同志,一起将哈蜜瓜打开观察并品尝,他们发现瓜的质量并不比海南种植的质量更好,但是其包装很美观,又方便携带,还很环保。三层精细的包装都是用纸或者降解塑料所制。包装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价格上的巨大反差。
省农业厅市场处处长蔡章焕说,省领导的礼物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海南农产品包装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
货卖一张皮
在海南,一些水果在旺季不包装,堆在路边叫卖,或用竹篓、塑料编织袋包装,几十公斤一件,更谈不上包装设计、品牌宣传了。其实,也有人意识到包装的价值,精明的水果摊主,挑选几种水果放在一只精致的小篮子中,再包覆彩色透明塑料膜,贴上塑料花,价格就可以翻几倍,且生意红火。
货卖一张皮不仅适用于工业品,同样也适用于农产品。
海南凭借独特的气候地理优势,成为中国冬季“大菜篮”,每年冬末春初北运出岛瓜果菜总量达260多万吨。随着瓜果菜产业规模扩大,海南农产品包装从无到有,现已初步走上轨道。
一位长期从事瓜果菜运销的客商介绍,经过近6年来的发展,海南出岛的大宗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包装化,跟以往相比,这是很大的进步。海南本土建起的竹筐厂满足了近一半的竹筐数量的需求,琼海、昌江、儋州、海口等市县也都相继建起了数目不等的纸箱厂。瓜菜运销商对瓜果菜有了分级意识,质量较好的用纸箱包装,质量相对差的用竹筐装运。
三亚崖城镇是我省冬季瓜果菜起源最早的乡镇之一。三亚农业局副局长陈阵经常到此调查。他说,虽然跟以往比有进步,但整体而言,还是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就是与邻省相比,我们使用的纸箱、泡沫箱质量较差,字体图案印刷也不行。他认为,海南的农产品要提高经济效益,靠规模扩张很有限。同时,就全国而言,农产品是相对饱和的。海南农产品须占领高端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包装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海南许多农产品品质不错,但进不了国际市场。业内人士说,除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外,我们自身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瓶颈”制约,其中之一便是包装问题。好的包装能让人产生物品很珍贵的感觉。我们的农产品包装如果再不“变脸”,将很难占领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国内发达城市超市和国际市场。
做件好嫁衣
如何制好包装这件嫁衣,为海南农产品增效助力呢?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和企业应该在农产品包装方面加强引导、管理和资金投入,并且不断加强对广大农民包装意识的培养,使农产品更好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使农民真正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
包装设计、生产和应用不能脱节。搞包装的设计人员必须了解销地市场情况,有的放矢,使包装业和农产品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合。农产品包装的改进,必须在材料选择、包装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农副产品的特性、销售市场的特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等因素,从而使包装与产品完美地结合,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针对海南农产品包装技术设备和运输包装与国外相比的巨大差距,应大力学习、借鉴、引进先进的包装技术设备,这是包装能够最终实现其有效功能的技术保障。只有先进的包装技术设备,才能够真正让海南包装与国际水平接轨,实现出口产品的大幅度增长。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农产品质好还须好嫁衣
- 时间: 2004-03-04 08:34:5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