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橡胶2004年走势浅析
- 时间: 2004-04-01 09:08:5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橡网 点击:
- 天然橡胶2004年走势浅析
摘要:天胶作为一种半工业、半农业的资源性商品,尤其具有相对较长的生长周期使之供求状况短期内不可能产生大的逆转,供应的刚性促使天胶成为一种战略储备物资,而让投资者倍加关注。
2003年全球天胶市场呈现大牛市格局的大背景是全球天胶市场由于中国经济大幅增长而需求猛增,造成全球天胶市场供需缺口较大。而日本美国等经济强国,经济的复苏也对天胶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主要产胶国生产概况
世界最大产胶之首的泰国,近年来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其天胶产量大增,2003年产胶约275―280万吨,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印尼由于政治局势日趋稳定,经济出现复苏,天胶生产能力不断扩大,2003年达到170万吨左右。马来西亚近来大力发展棕榈油产业使得天胶产量下降,但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马来西亚产量仍有大幅度增长,同时也是94年以来首次增长,说明该国对天胶产业仍保持高度重视。近年来印度天胶产量一直稳健增长,目前已超过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国,值得一提的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地大物博,按照天胶的生长持性相信今后几年印度产胶量仍将大幅增加,但由于也是主要消费国(2003年该国经济增长达7%)对天胶资源供应有限。南亚小国、越南、斯里兰卡、柬埔赛、缅旬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中国03年天胶也出现增长达到57万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未来几年里,全球天胶产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
二、国产天然胶处境尴尬
天胶消费受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制约,在中国经济03年强劲增长下,全球经济出现复苏的背景下,我们对天胶的消费持乐观的态度,但认为国产5#胶处境较尴尬。
2003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天胶需求达到170万吨,进口胶120万吨,国内产胶约57万吨。而到3月26日止上海期胶所的库存高达18.28万吨,库存之大较为罕见。我们从国家物资信息中心公布的1―2月份橡胶资源状况。可以看到1―2月进口橡胶62.15万吨,天胶20万吨,合成胶42.15万吨。2月份进口量大幅增长,说明进口配额完全放开的作用正在显现。进入2月份后国内轮胎等橡胶制品大幅增加,2月份共生产轮胎2006万条比1月份增长50.8%,比去年同期增长工30.6%,1―2月累计共生产轮胎3375万条增长21.2%。据此测算2月份全国消费橡胶量超过40万吨,比上月增加了很多,比去年同期增长25%以上,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处于停割期的国产5#胶,面对旺需的橡胶市场不能旺销,只能说明高企的胶价把国产5#胶推到了消费市场的边缘。
为什么国产5#胶需求不足呢?因为众所周知天胶消费的主力军是轮胎行业,而轮胎业增长最快的是子午胎产业。而国内所有的子午胎生产设备基本上从国外引进,所需原料配方以使用进口胶为标准其主要胶种是20号标准胶和一定数量的合成胶,因此可以说国内需求最主要的品种是进口20号标准胶不是国产5#胶,20号标准胶无论从品质上还是从生产的质量检测与进口3号标准胶差别不大,唯一区别就是对原料加工工艺注释上按要求重新调制。但价格却比进口3号胶便宜,20号标准胶想不旺销都难。相反国内两大农垦产胶质量不见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宝岛”变“绿岛”,“绿岛”变“宝岛”就是海南国营胶民营胶杂乱无序的尴尬现状。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进口天胶巨大的消费需求中,国外来料加工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消耗量占到进口量的60―70%,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天胶需求大增,而增长最大的仍然是价格便宜的来料加工胶(几乎是零关税),国产5#胶只有眼睁睁看着进口胶进入生产车间,而自己依然呆在中间商或交易商的仓库。只有眼福而没有真正口福的国产5号胶需求不旺就理所当然啦!
三、国产5#胶不利的因素
1、3月中旬商务部正式出台了取消配额后天然胶进口具体实施细则,具备橡胶进口经营权的企业,可以直接与当地的经贸委申请《自动进口许可证》,由于03年取消了天然胶的进口配额,流通商针对沪胶的套利成本可下降50%以上,而利用进口胶套利可以开远期信用证,套利的渠道及规模将进一步加大,也就是说进口胶与沪胶一旦有利差可图,将会吸收更多套利胶进场套利。
2、近期商务部宣布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质优价廉的进口车无疑对国内汽车业是一种冲击,同时取消轮胎进口许可证,进口轮胎的关税也大幅降低,这些都将对国内轮胎消费形成直接压力。国产5#胶的尴尬地位更加突出。
3、进入4月份,海南云南两地相继进入产胶期,四月中旬东南亚产区将走出落叶期,新胶产量也逐渐恢复正常。国内天胶市场将面临巨大的库存和源源不断的新胶上市的双重压力。库存在停割期没有实质性减少,反而数量还在增加,也说明天胶消费的两个转变在不断的深入。其一天胶消费向合成胶转移(去年已开始),其二天胶消费向进口20#标准胶转移(已成的事实)。而国内农垦大量生产国标5#胶,在国内消费需求的尴尬局面前期市抛胶成为2004年产胶旺季的必然选择。
4、2003年全球合成胶市场出现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产量连续超过需求合成胶已连续9年供大于求。因此03年的合成胶涨势较为呆滞。同时近年国家为刺激合成胶生产,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世界各大合成胶厂前来投资国内合成胶也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合成胶与天胶在普通制品上的替代关系较强,因此在天胶与合成胶价差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无疑将压制天胶的需求。03年天胶暴涨早已促使橡胶品业提高了合成胶的使用此例。
5、截止04年3月26日上海期交所库存达18.18万吨,按交易所进口胶仓单有效期估算6月将有3―4万吨进口胶仓单转现货,3―4万吨进口胶出库将对现货市场形成冲击,而进口胶出库时,国产5#胶也将大量入库,库存压力依然巨大。按目前结转的显性库存(18.28万吨)算占全年产胶量的30%,只要胶价高企于15000元以上,国产5#胶的不利局面则不会改变,库存将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期交所的库容也在悄悄扩大,库容的不断增加对投机多头携资金而控天胶的想法是一个彻底打击。
综上所述,国产5#胶的不利局面是由于高企的胶价迫使消费企业选择了便宜的进口20号标准胶和合成胶。由于价格和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国产5号胶的劣势凸显无遗。2003年国内进口120万吨天胶,而国产胶只消费了40万吨。两组数字足以说明进口20号标准胶的火爆,国产胶的冷清,同样的天胶可谓冰火两重天。
众所周知,胶价高企的主要原因是期市资金和中间商的垄断行为,典型的钱比胶多现象。投机资金在市场囤货奇居造成投机库存越来越大,天胶期价与消费价格表现出的巨大升水提示着天胶市场的矛盾在加剧。因为高企的胶价只能将国产5#胶库存在四月份以后越滚越大,巨大的实盘终究要进入真正的消费企业手中,那么国产5#胶只有降到能吸引真正的消费买盘的时候,其竞争力才能凸现,也只有如此才能消化天胶巨大的库存。
进入04年国家已三申五令对过热的经济实行调控,首先严格控制水泥、钢铁、电解铝三大行业的投资,其次是央行发行票据收缩银根。最后是4月25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 个百分点达到7.5%。同时实行再贷款浮息副度,将1年期内各档再贷款利率上调0.63个百分点,再贴现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严格控制信贷规模,银根紧缩意味非常明显。2004年宏观经济面临的环境将与03年大不一样,汽车消费还能象2003年强劲增长吗?下半年投资需求还会强劲吗?从上述国家的连续调控政策可以肯定04年宏观经济绝对不如2003年火爆。
那么相对产销两旺的2003年的橡胶市场,国内进口天胶120万吨,而国产5#胶仍然有近20万吨库存,不能不说国产5#胶成为国内投机资金遮天蔽日的牺牲品,因为它们03年没有进入火热的消费企业。
因此综合分析,我认为国产5#胶面临2004年国家一系列调控过热经济的不利局面和巨大的库存压力价格将走软。
上海期交所天胶从02年初的7000元上涨到此前的17500元,上涨幅度达150%。在整个商品牛市大环境中期价高位震荡在所难免,期铜仍在高位蓄势对天胶形成支持作用,原油的下跌对天胶形成压制作用。国内天胶在巨大实盘和新胶上市之际只有选择震荡下行的走势。从图型上看天胶转势已形成,逢反弹沽空是必然选择。
课题研究:罗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