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芙蓉田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
  • 时间: 2004-04-09 08:47:3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倪俊宇 通讯员赵艺文 林南)近年来,在职职工仅1100多人的芙蓉田农场,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巩固提高橡胶产业,至2003年底止,该场橡胶面积达2.577万亩,非胶农业面积达7458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该场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做到多种经营,长短结合。改变过去单一经营橡胶的状况,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近几年来,他们通过更新部分近水和平坦的老胶园、拓展五边地及开垦荒地,鼓励职工发展种植业,发动职工向附近农民租地大种甘蔗,同时,抓好胡椒、荔枝、香蕉等三大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在发展非胶农业的过程中,他们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在种苗和资金上大力扶持职工,并经常组织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使全场全场的种植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至去年底止,全场种植甘蔗达5460亩、胡椒502亩、荔枝1328亩、香蕉210亩、青枣108亩,还有一批其他作物,全场非胶农业面积达7458亩。此外,该场还发动职工发展养殖业,大养猪、牛、羊等禽畜。由于多种经营,种养业快速发展,使农业增效,职工增收。去年,全场职工种养业收入达640多万元,劳均纯收入达5500多元。 二是做强做优橡胶产业,巩固种植面积,提高单位产量。该场一直抓好这项支柱产业不放松。他们对老胶园进行有序更新,近5年来,共更新橡胶1459亩。同时,还开荒种胶,共定植2029亩,使全场橡胶总面积比1998年还增加948亩。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该场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单位面积干胶产量,做到年年高产稳产。他们根据各年度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解决橡胶生产中的主要矛盾。例如,前年,他们提出“肥料年”,大抓养禽畜多积肥。去年,他们提出“技术年”,开展练刀活动,大力提高胶工割胶技术。经检查,全场一、二级胶工占胶工总数96.3%,有13个队一、二级胶工达100%。他们还多施肥料,提高胶园管理水平,认真开展劳动竞赛,全面推行四天一刀和五天一刀的割制改革。因此,去年该场虽受严重的高温干旱影响,仍超额19.8%完成年度计划,胶工人均产胶达4.7吨,平均亩产干胶106.4公斤,株产干胶4.3公斤,均处于全垦区一流水平。 三是抓好橡胶中小苗的管理,增强农场的产胶后劲。近几年来,该场全面推行橡胶中小苗“四到户”“两自理”的承包管理方式。承包后,大大调动了林管工的积极性,他们按照规定认真完成各项抚管作业。同时,农场继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指导和监督力度,坚持月月检查验收,并不定期召开管理现场会,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对管理不善的承包户限期改正。几年来,由于该场重视抓好橡胶中小苗的管理,全场的苗木普遍长势良好,保苗率达97%以上,每年平均增粗都在6厘米以上,年年超额完成省农垦总局下达的考评指标。大面积胶苗的速生快长,为农场增产干胶、增加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