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把握天时地利人和机遇 公爱红林乘坡促干胶增产
  • 时间: 2004-06-24 10:12:2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张珂伟)今年以来,公爱农场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狠抓干胶生产,至6月15日止,共产干胶210吨,与去年同期产量83吨相比,增产127吨,增长152.6%。 该场今年开割以来,积极抓住气候和物候相对往年较好的有利时机,组织职工大力开展抓生产、促干胶增产增收的劳动竞赛活动,充分挖掘职工和胶树的潜力。5月份在全场范围内开展了以“五个达标、三个到位、四个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红五月”干胶生产劳动竞赛,有力地推动干胶生产的各项工作。五个达标,即产量达标、割胶技术达标、杂胶回收达标、胶园管理达标和六清洁达标。三个到位,即竞赛组织领导工作到位、干部辅导员跟班上岗到位和生产队检查验收工作到位。四个规范,即开上下垂线和安胶杯胶架胶舌要规范、辅导员配药要规范、胶工磨刀带刀要规范、开割线高度要规范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据统计,在“红五月”干胶生产劳动竞赛中,全场有8个生产队和7个科室获得达标奖励。 又讯 至6月10日止,红林农场生产干胶478吨,与去年同期对比增产138吨,增长40.5%,增产幅度名列垦区前茅。今年橡胶投产以来,红林农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橡胶生产,把发展的目标要求建立在充分的科学依据之上,不因橡胶市场价格的走高而违反产胶规律,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确保橡胶生产稳步发展。首先是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处理好橡胶发展目标决策。今年初,省农垦总局对该场主要领导人调整后,重审今年橡胶生产目标,发现目标与现有开割面积、株数差距太大,并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胶树处于十分疲劳和胶工割胶技术普遍偏低的问题,就面对现实调整了既高于原指标又低于现指标年度3000吨生产指标,实事求是地调低生产指标,并把新指标分解到各产胶队,使既积极又不滞后的指标成为生产的动力。其次,该场坚持市场与潜力的统一。不因为目前橡胶市价的走高而违反科学规程进行强割,规范全场割胶管理,做到化肥施放到位,82万株开割树的120多吨化肥全部由机关干部集中施放,从割胶技术要产量,保证今年内消灭级外胶工,严控割胶刀数和药物浓度,发现有违规操作者,一律严格处理。第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对干部的考核考评,不仅以产量和眼前利益衡量政绩,而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和职工群众认可程度来综合衡量干部政绩,对胶工和干部的分配实行水涨船高与市场接轨的机制,对割胶的管理验收杜绝了“路边工程”,全场干胶生产呈现一派良好发展势头。 (张木辉) 又讯 今年以来,乘坡农场紧紧围绕今年职代会提出的干胶生产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工作,截至6月10日止,已完成干胶635.85吨,比去年同期增产72.56吨,增长12.9%。 该场今年干胶生产势头看好,首先得益于干部管理措施深入到位。如他们出台的《干部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机关干部每周不少于两天下联系点抓干胶生产,队干部每月不少于20天上林段抓干胶生产和护林保胶;严格请销假制度,严明纪律,责任分明,把行政管理与经济挂钩统一起来,并成立督查组进行督查。在这方面,场党委一班人带了好头,经常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生产。场长陈圣文除了开会或处理事务外,每天都坚持下一两个生产队了解生产情况;还经常带领导机关干部凌晨上林段,检查落实夜割情况。领导的表率,有效地带动了全场干部抓干胶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三多三少”的好现象,即关心干胶生产进度和干含情况、下联系队抓干胶生产的机关干部多了,搓麻将、打扑克牌现象少了;生产队干部起早床上林段的多了,跨队吃喝和外出的现象少了;讲实效、办实事、一心一意抓干胶生产的干部多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少了。 二是大幅度提高胶工劳务报酬。根据市场销售价格波动情况,制定胶工岗位固定价和超产浮动价,低指标定产,留有30%~40%的超产余地,确保每位胶工都有产可超。按今年胶工分配预算,在总产、售价等同的条件下,全场胶工的劳资收入将比去年增加近百万元。5月份胶工人均收入已达112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3元,增长幅度为55.7%。可观的收入有效地调动了胶工的生产积极性,全场上下处处都形成了比产量、比技术、比干含、比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热潮。 (彭维贤 吴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