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把橡胶产业引入科学发展轨道
  • 时间: 2004-06-03 08:37:07    作者: 李运英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突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既进一步指明了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又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企业领导者,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带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模范贯彻科学发展观,更要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只有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统筹兼顾和全盘考虑,才能在改革创新中把握好前进方向,使我们的改革创新革除体制弊端,突破机制障碍,克服重重阻力,推进生产力发展;才能在经济建设中明确发展道路,使我们的经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协调、快速和持续性发展;才能在工作中坚定执政为民的志向,真正把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职工利益落到实处。我认为,农垦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始终坚持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牢牢抓住创新机制激活要素、优化管理整合资源、强化内控提高效益这三大环节,呕心沥血开创稳定与发展高度协调的新局面,殚精竭虑把橡胶产业引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一、创新经营机制,激活生产要素 橡胶是海南农垦的主导产业,职工是产业经营的根本主体,要把橡胶产业引入科学发展轨道,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与核心,依靠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生产主体的能动作用。海南农垦历经20年来的改革,虽然基本上解决了生产“大呼隆”,管理“行政化”,分配“大锅饭”等问题,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取得了干胶总量逐年递增、产业效益明显增长和职工收入显著增加的积极成效。但着眼农垦橡胶产业经营现实,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仍然束缚着主体潜能的发挥,制约着橡胶产业的发展。农垦工作会议出台的体制机制改革新举措,符合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为把橡胶产业引入科学发展轨道建立起协调的运营机制而积极工作。 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机制。对于橡胶开割树的经营,积极贯彻省农垦总局出台的职工长期承包经营办法,通过科学定产、合理定价、公开竞标的做法落实职工长期承包,进一步完善农场统一经营与职工自主经营的双层机制;对现有橡胶中小苗实行全周期自费承包,对新种植胶园推行全自费经营的办法,实现投资体制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的有效结合,使新一代胶园的生产经营建立起所有权到经营权高度清晰的经营机制,进一步密切生产主体与生产对象的关系,增强职工对资产的关切度,倍加关注资产增值和经营增效。 要随着经营机制创新与发展,不断完善以产计酬与联效奖励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推行橡胶开割树长期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应坚持内部分配向承包职工适度倾斜的政策,实行割胶岗位收入以产计酬与联效益、联技术奖励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充分体现效率为先的原则,有效避免单一以产计酬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推行职工全周期承包或全自费经营当中,应把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明确列入参与分配的范畴,加大承包职工所得比例,体现责权利对称和风险共担的原则,以多种分配方法适应不同的经营形式。 遵循提高主体素质发展主业生产的思路,强化利益激励与精神鼓励为一体的引导机制。既要使职工从经营机制创新中得到实惠,增强利益激励的推动力,同时要发挥正面教育引导的效能,引导职工弘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主人翁精神搞好橡胶生产。以经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牵动分配制度和引导机制的完善与强化,促使企业运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紧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改革目的,从而进一步激发生产主体的能动作用,为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增添活力和汇集力量。 二、创新经营理念,整合生产资源 要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辩证地认识并认真处理好橡胶产业发展中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创新经营理念,立足于土地利用、资金使用、人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整合。 一要处理好处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紧密结合省农垦总局提出的发展橡胶400万亩、年产干胶30万吨的发展目标,立足于农场的土地资源,充分开垦空闲土地种植橡胶扩大产业生产规模。对于老胶园更新地的利用,尽最大可能做到更新一块重种一块,巩固原有橡胶生产面积。针对株产低影响到干胶总产增长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贯彻“科技兴胶”战略,进一步拓宽内涵扩大再生产路子,切实抓好增加施肥培植产胶能力,提高割胶技术挖掘增产潜力,搞好管养割保护生产能力,促使橡胶产业发展实现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高度统一。 二要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资金投入的关系。投资到位是生产与建设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决策观,在资金使用上必须做到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生产发展需要,严格按照保生产、保生活、促发展的方针优先安排生产资金,同时根据基本建设的实际,坚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原则兼顾非生产性资金的合理投入。坚决杜绝资金流向不分主次、资金流量不考虑实力的投机行为,以生产资金投入到位,确保各项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三要处理好职业道德教育与劳动技能培养的关系。人是财富的创造者,橡胶产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生产主体思想力和执行力以及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要以机制创新为契机,围绕以人为本这一轴心,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职能和强化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干部队伍的作用,切实抓好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促使广大职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学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对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水平。通过对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实施有效整合,为把橡胶产业引入科学发展轨道夯实物质基础。 三、创新管理机制,提高产业效益 要把橡胶产业引入科学发展轨道,既要重视产业发展速度,体现产量的持续增长,更要注重产业经营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因此,要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橡胶产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采取科学手段加强企业管理,依靠强化管理促增盈。 按照省农垦总局出台的社企分开改革办法,从管理机构改革入手,依据农场经济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际,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合理配备管理人员,明确规范工作职责,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企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分开和各管理科室职责清晰的管理机制,并实行收支分列、核算分开的办法。驱动企业内部管理形成管理部门履行职能、管理干部各负其责和社企两项管理协调运行的新格局,开创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达到规范投资、规范核算、凸现成效的改革目的。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大胆采用经济手段和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力度推进二级工商企业民营化改革进程。根据企业情况和职工接受能力,采取承包、租赁、转让等办法,退出国有资金出让产权,引入民资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对原有二级工商企业进行脱胎换骨改造,把这些企业真正办成产权私有化、经营自主化、生产社会化的独立性经济实体。从根本上革除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弊端,解决经营负盈不负亏和职工“吃橡胶饭”的问题,努力实现改制企业走向社会增盈和国有农场卸掉重负增效的双赢。 实现经营机制创新,切实完善与强化企业管理。主要抓好干部工作职能、工作方法与工作作风的有效转变,使管理面向基层,深入到位,为岗位承包的职工提供优质的指导服务;抓好科室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和基层干部属地管理责任的完善与强化,为橡胶产业发展构建起多管齐下、上下贯通的管理机制;建立投资计划、投资督查和检查验收相对应的运行机制,确保投资落实到位,增强投资效果;应用电脑化、网络化等现代管理手段,搞好成本核算和岗位分配,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促使橡胶产业经营步上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和竞争能力增强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