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洋蔬菜”水土不服
- 时间: 2004-07-08 08:36:1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商报网 点击:
- 消费者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洋蔬菜”在卫生指标以及很多方面都比本地菜要高,很多“洋蔬菜”在中国落户了十多年后,人们对其做法以及口味已经逐渐适应,但对于一些近年来才传入到国内的洋菜仍然感到陌生。因此“洋蔬菜”今天的大量引进,就像大约100年前中国人不会烹饪西红柿一样,洋菜还很难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洋蔬菜”江城遭遇尴尬
记者在武汉市黄浦蔬菜批发市场和蔡家田集贸市场看到,一些家庭主妇在购买“洋蔬菜”时,拿起彩色甜椒后又放下,拿起荷兰黄瓜又扔下,最后摇头走开了。记者问其为何不买,她们说:“不会做,做了也不好吃。”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名女士,据她介绍,近年来,江城出现了许多没有见过的蔬菜,样子看上去都很新鲜,也漂亮,于是一动心,就买了一些美国黑白菜回家。不过,回到家后,她按照做本地菜的方法直接放到油锅里炒“洋蔬菜”,没想到这些菜的汁全出来了,还不如本地白菜进味,最后看也不能看、吃也不能吃,全倒了。
“‘洋蔬菜’啊,看着舒服,但是不会做。价钱这么贵,做砸了太可惜,现在只能看看了”,这名女士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很多地方,“洋蔬菜”的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福州市的闽侯县荆溪镇,首期规划46.06平方公里用于开发优质米、优质蔬菜系列品种,其中,诸如球茎茴香、紫背天葵、玉米笋等“洋蔬菜”已占到总种植量的近10%;天津蓟县的“天津翠屏湖示范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色食品综合生产基地,他们先后从西欧、东南亚以及邻近的北京引进洋蔬菜80多个品种进行种植,其产品也是供不应求。
由于消费者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洋蔬菜”在卫生指标以及很多方面又比本地菜要高,因此很多“洋蔬菜”在中国落户了十多年后,人们对其做法以及口味已经逐渐适应,像西兰花、荷兰豆、生菜人们都已经很熟悉了。
但对于一些近年来才传入到国内的“洋蔬菜”人们仍然陌生,比如黄秋葵、朝鲜蓟,由于进入时间较短,消费者对于究竟怎么去做仍然知之甚少。
不知如何伺候洋菜
记者在江城的几家蔬菜批发市场看到,这里的“洋蔬菜”品种并不多,也就是人们比较熟知的几种,如绿笋、荷兰迷你黄瓜和彩色辣椒、西芹、西兰花等。
像迷你小黄瓜的“身价”为每公斤7元至8元,彩色辣椒也达到了5元左右。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目前能够被武汉市民所接受的也只有绿笋、西兰花等很少的品种。
据汉阳区香飞农园负责人余龙飞介绍,武汉市的“洋蔬菜”是通过两个地方生产、进货的。香飞农园每年会组织100万斤左右的特菜供应到江城蔬菜市场。“这个数字对于武汉市全年的蔬菜量而言,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目前来看,‘洋蔬菜’的价格比较贵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另外,难以迎合当地人的口味,也造成‘洋蔬菜’看的人多、买的人少的局面。”武汉市农业局蔬菜处陈处长如是解释“叫好不叫座”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种植“洋蔬菜”在很多环节上的成本要远大于本地菜。在种植过程中,菜农选进的菜种对环境、卫生条件的高要求,使其成本大大高于本地菜。
“这些特菜对温度、气候的要求挺高。大冬天的,为达到温度,很多菜农在大棚里还要烧锅炉。像烧煤这些消耗都会使成本增加,最后这些都要算到菜价里。”蔬菜处陈处长算了这么一笔账。
记者了解到,一般购买“洋蔬菜”的人大多数都不知道“洋蔬菜”的做法,在购买时会问菜贩该怎么做,而这些菜贩为了菜能快点卖出去,会随口乱说、误导消费者。
据武汉艳阳天酒店的大厨介绍,很多“洋蔬菜”若按中式的烹饪方法“煎、炒、烹、炸”,不仅会失去菜的色彩,还会改变原始风味。像芦笋和小玉米笋,炒起来便会有一种苦涩味,它们都只适合用黄油进行凉拌。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引入我国的“洋蔬菜”主要有两种烹饪方式,一种是中餐式做法,一种是西餐式做法。但是大部分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洋蔬菜”只能用于西餐中,而哪些又是可以用中餐方式烹饪的。
“洋蔬菜”需要营销推广
“‘洋蔬菜’中的很多品种都可以用在粤式菜肴中。”边疆一针见血地指出,“特菜不能被大众接受,是因为在推广方面存在着问题。”
“国外就很注重营销理念,比如,挪威为了推广本国的三文鱼,每年会通过派驻在世界各地的大使、参赞进行一系列的推广活动,请一些烹饪高手现场制作三文鱼,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推销三文鱼。”边介绍道,“这么做的收效还很不错,现在挪威销往中国的三文鱼每个月都达到了200吨。”
“要改变‘洋蔬菜’不好卖的境况,其实可以考虑由酒店方面承担推销的工作。”边建议。
这一点,正是中国所缺少的。从余龙飞口中记者得知,一般来说,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市场上蔬菜价格的变化,及时地调配、组织汉阳的菜农进行规模性种植,仅此而已。由于规模不大,他们也从来没有搞过什么推广活动。
武汉市农业局蔬菜处的工作人员坦言,这个工作农业局根本不可能去做。
而酒店方面,也不可能承担这一推广工作。据小蓝鲸饮食有限公司陈晓明副总经理介绍,在小蓝鲸主动点洋蔬菜的人并不多。而酒店也不可能主动推荐顾客点那些菜,一旦顾客产生反感情绪,以后生意就不好做了。毕竟那些菜的价格都比本地菜要贵很多,这样一来酒店会承担很大的风险。
业内一位资深人士认为,推销方面的工作应该由种植户去做。他建议说,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兴起了蔬菜经纪人这一职业。江苏省宜兴市洋溪镇就大量出现了以推销蔬菜为职业的蔬菜经纪人。
洋溪镇不但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还将蔬菜经纪业作为蔬菜种植产业的配套服务,成立了“蔬菜协会”,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据悉,洋溪镇的蔬菜产品除就近占领了江苏省的无锡、苏州、常州、南京,浙江省的湖州、杭州以及上海市等大中城市,有些品种还远销到了北京、天津、石家庄、山东、福建、深圳等市场。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洋溪镇的经纪人功不可没。
“或许,这套思路值得江城的洋蔬菜种植户们借鉴。”该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