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湛江农垦学习考察报告-海南农垦赴湛江垦区畜牧考察组
- 时间: 2004-08-17 08:46:2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7月14日至16日,由省农垦总局郭奕秋副局长率领垦区6个国营农场以及总局机关有关处室的领导一行10人,赴湛江农垦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经验介绍,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发展思路。大家认为,湛江垦区采取“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的发展模式,成立畜牧有限公司,推进畜牧业生产经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的基本概况
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总公司下设6个基地公司,其中1个种猪场,4个商品猪养殖场,1个肉牛出口场。现有职工人数2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公司注册资金3300万元,总资产4700万元,拥有优良种猪2000~3000头,年生产销售商品瘦肉猪7万头,出口优质肉牛1000头,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年利润500万元。目前是一家以养殖业为主的专业化股份制公司,是广东农垦八大龙头产业之一,是全国农垦100家无公害农产品创建单位。
二、经验和作法
(一)改革创新,建立产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湛江农垦对畜牧业的生产经营,实行改革创新,打破农场与农场之间的区域界线,对全垦区畜牧业进行跨区域性调整,重组、整合、组建畜牧有限公司,形成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垦区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3年猪饲养量24万头,牛饲养量2.3万头,家禽饲养量230万只,年总产值1.7亿元,畜牧业占全垦区农业总产值的19%。
1、实施龙头战略,组建畜牧有限公司
他们吸取过去搞公养企业产权不分、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分散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的经验教训,实施龙头战略,将海鸥、五一、红星、幸福、丰收5个畜牧公司重组合并,组建成立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形成紧密型的母子公司关系。
2 、整合资源,以资产入股进行股份制经营
他们将原有的5个畜牧公司与所在的农场进行剥离,对其猪场资产(包括占用土地、生产资料等)进行清查、审计、评估和界定产权,经法定评估机构作价,报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国资办核定确认后,按核定数额资本参股注入新组建的畜牧有限公司,重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3300万元人民币,其中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局)946万元,占总出资额28.67%;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576.3万元,占出资额17.46%;幸福农场889.6万元,占出资额26.95%;红星农场238.4万元,占出资额7.22%;五一农场649.6万元,占出资额19.7%。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各股东按所持股份承担利润分成和亏损债务。
3、公司经营范围与宗旨明确
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以“不断提高垦区生产力和经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宗旨,坚持以市场为 导向,以养猪生产为主,多种经营为辅,逐步发展成为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经济实体,走专业化、科技兴牧的道路。公司创建2年来,已建立起原种猪基地,二元杂母猪基地,三元杂仔猪与商品猪基地和肉牛出口基地。养猪业按照集约化饲养的要求,坚持自繁自养,从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分娩哺乳母猪―――仔猪保育―――生长育肥的流水线生产,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
(二)实行规范化经营与管理
湛江农垦畜牧有限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总经理1人,还设有监事会、党委会和纪委会,公司总部配备干部9名。在经营体制上,实行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经营;在经营方式上,实行“一级法人,两级核算,集体经营,确保上交,自负盈亏”。在经营管理上,实行党、政、工统一领导,人、财、物统一管理。在经营运作上,实行“四统一”管理,即资金统一,大宗饲料采购统一,种苗、兽药统一,技术统一。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劳动报酬与企业效益挂钩的浮动工资制度,工人以“五包”(包产量、质量、物耗、费用、工时)为基础的联产效益计件工资制度,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组,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人员联系本企业经济效益、联系岗位定责任定收入。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升饲养水平
为了使养殖业获取更大的利润,他们首先依靠科技进步,提升饲养科技含量。一是注重人才,引进人才,现有各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8人,每一生产环节都由技术人员把关,使疫病防治、品种改良、科学饲养贯穿于整个养殖业始终。二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大力引进和推广高新技术成果,提高饲养水平。每头商品猪从出生至出栏需165天,体重100公斤/头,肉与料比为1:2.7。自研制加工饲料配方养猪,育肥猪上市前40天,在饲料中添加棕油喂养,使猪皮毛光泽、臀部肌肉丰满,深受消费者青睐。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树立企业形象,从选种选育、饲养管理到产品销售全过程,都实行统一技术、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标识品牌,商品猪已通过国家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及产品质量认证,并已注册“绿海”无公害肉品牌,产品打进港澳市场。
(四)组建畜牧有限公司的优势效应
湛江农垦组建畜牧集团公司后,以经济效益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运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生产经营系统及经营管理体制,具有如下几大优势:一是大大提高畜牧公司的决策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及资金使用率。二是通过大批量采购饲料原料、兽药,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有利于集中技术力量,解决生产上各项技术难题及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四是有利于养殖业结构的调整,组织规模化生产,创造名优品牌。
三、组建海南农垦畜牧集团公司的构思
(一)畜牧业集团化、股份化发展势在必行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垦区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2003年,猪、牛、羊总产量4.5万吨,与上年同比增长3%。猪饲养量82.82万头,出栏41万头;家禽饲养量1446万羽,出栏1000万羽;养牛12.17万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6%。但是,垦区畜牧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职工科学饲养畜禽水平低,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二是畜牧兽医人员严重不足,在动物疫情监测、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等方面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三是职工分散饲养,养殖者不按规定使用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致使畜禽产品质量达不到出口国际标准。因此,创建畜牧股份制企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建立一批适度规模、集约化、市场相对稳定的无公害的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扩大优势优质畜禽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垦区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二)深化改革,建立新型的畜牧企业集团
海南农垦畜牧业大起大落,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畜牧业仍停留在陈旧的体制上。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吸取过去搞公养企业机制不活和散养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的教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基础,采取股份制形式设立畜牧集团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垦区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1、畜牧股份集团公司可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成立。由海南省农垦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积极性高的农场6~7个作为发起人股东。发起设立“海南农垦畜牧股份集团公司”,实行股份制经营,使之成为海南农垦畜牧业的载体和龙头。
2、股份集团公司内部按照“统一关键技术、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加工出品、统一标识包装、统一销售”,建立紧密型的生产经营关系,创名优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畜牧股份集团公司由海南省农垦总公司控股,负责对各基地公司规范管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发展目标、筹措资金,把握市场脉搏科学决策、科学经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子公司按照股份集团公司发展的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组织标准化生产,科学经营,降低生产成本费用,不断提高股份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海南农垦畜牧集团公司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为契机,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为橡胶大产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和为职工增收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立足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品种结构。以建立集约化畜禽良种与商品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通过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联结垦区千家万户职工养殖大户,按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把畜牧业建成一个大产业。
(三)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 ,创建一流生产基地
做大做强畜牧业,首先,要从良种良苗系列体系建设抓起。一是建立种猪繁殖基地,在保护地方良种的同时,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品种,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生产出二元杂交及三元杂交商品猪苗,争取2~3年内垦区良种猪苗达到自给。二是建立种牛繁殖基地,引进南德温、婆罗门、黑白花、秦川等公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引进摩拉、尼里公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变为产肉型、肉乳兼用型、乳役兼用型发展。三是建立种羊繁殖基地,引进波尔山羊、莎能奶羊等种羊,改良羊群结构。四是建立优良家禽种苗繁殖基地,以生产文昌鸡、加积鸭种苗为主。每个基地选择1~2个农场,按照集约化饲养的要求,实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形成由原种场、扩繁殖场、商品畜禽场的生产体系。其次,在建立种苗繁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商品畜禽生产规模,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农户”方式 ,通过实施“百头万户、万头百户”工程,带动农垦畜牧业发展,力争3~5年内实现新增年出栏商品肉猪50万头、商品牛20万头、商品羊20万只、商品家禽300万羽的目标。
(四)采取多种形式,增加资金的投入
组建畜牧股份集团公司一切从零开始,需要大量资金,应坚持多元化投入、股份制经营、多方筹措的办法,保证资金到位。可以从四个方面解决资金来源;(1)总局投资一部分;(2)项目农场投资一部分;(3)外引内联发动社会力量投资一部分;(4)争取国家投资一部分。
(五)依靠科技兴牧,提高饲养技术水平
科技进步是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农垦畜牧集团公司在发展养殖业中,要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科技优势,把“科技兴牧”作为重要指导方针贯彻始终,使垦区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目前垦区畜牧兽医人才非常缺乏,面临断层,不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发展畜牧业就成为空话。要在提高现有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基础上,争取引进一批畜牧兽医大学毕业生,不断充实垦区畜牧兽医人才队伍,提升垦区畜牧产业科技含量。要建立和完善垦区畜禽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养殖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饲养水平,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严家春 林平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