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橡胶“苦练内功”― 全钢胎合格率稳步提高
- 时间: 2004-08-17 10:07:3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亚洲橡胶网 点击:
- 黄海橡胶“苦练内功”― 全钢胎合格率稳步提高
质量是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永恒的主题,它虽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每一个企业时刻追求的目标。关注质量就是关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橡胶行业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据有关报道称,目前,国内有的新上载重子午胎项目所用技术和设备不是很成熟,而且产品合格率不高。当国家限超载制度出台以后,人们都在担心全钢胎还能走多远?他们还会一如既往的研究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吗?
近期,黄海橡胶集团的全钢胎一次合格率突破了95.37%,综合合格率也稳定在了98.6%以上,创下了历年来历史新高。
黄海橡胶集团早在“七五”期间就引进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皮列里公司的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在该集团270万套轮胎结构调整项目投产后,目前已具备年产15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为生产出高质量的优质产品服务于社会,该公司始终把抓好基础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业务流程培训是他们对质检人员每年2次的定期培训。通过全员质量管理的落实,极大加强了“自检、互检、专检”的力度。用实施强制性的考核制度加大“自检”;用鼓励的措施来促进下工序对上工序质量的检查,对检查出问题的下工序给予奖励,上工序给予考核,真正将“市场链”引入生产的各工序,形成“下工序就是用户”的质量意识;互检在自检的基础上更加大了质量把关力度;而专检则是质检人员对操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质量追踪检查,严控工艺标准。同时,对质检人员实行量化管理,规定出需要完成的工作指标,从而对质检人员工作的随意性有了较好的控制。在大力推行“四日”管理:日查、日改、日清、日毕的基础上,又实行了“快速反应机制”提出要 “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发现问题,即时反映,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第一时间将其解决,极大的扼制了大批量质量缺陷的发生。在技术方面,不但加大了模具清洗次数,增强其外观光洁度,增进设备的完善程度,还定期对操作工进行岗位培训,对各类半成品尺寸的改进,也较好的优化了产品结构。
黄海橡胶的优秀文化底蕴里一直有“重视基础管理工作”和“重视产品质量,积极创优”的传统。在2004品牌战略年里,该集团公司重点抓的工作便是:以严格工艺纪律、强化全员质量责任制为重点,进行打造品牌的质量文化建设。从加强基础管理入手,对生产质量情况的记录要求规范、真实,真正体现出“准确、即时、规范。”给质检人员对质量的追溯提供快捷、有效的依据。在成型工序中大力开展“千条无废次品、百条无退赔胎”活动,曾创下8个质量全优的机台,产品x光合格率达到了99.5%以上,创下历史新高。当橡胶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限超载力度加大的严峻形势冲击着全钢胎的销售时,全钢胎综合合格率以及一次合格率的不断提高,无疑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为最大限度的市场开拓奠定基础。
黄海橡胶以“品牌战略带动市场战略”的经营方针在2004年上半年研制开发了全钢胎新品牌LULUTON。这是一种投放高端市场的高端产品,适用于高端用户,对一直困扰全钢胎的两大难题――肩空和子口裂进行了有效解决,它将成为黄海全钢胎中的精品,将于不久投放国内市场。据介绍,新品牌的加入将有效增强黄海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由于受国家限超载的影响,多数人陷在了“全钢胎只适用于超载”的误区当中,把目光都转向了斜胶胎市场,然而,全钢胎的降低油耗、高速安全、耐磨耐用、减震舒适、操纵稳定的显著优点注定了它将是轮胎的发展趋势。有报道称,近几年中国轮胎工业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特别是子午胎年递增率都在30%以上,出口轮胎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美国完成出口轮胎4000万条,而中国则是4566万条。因此,黄海橡胶深知这一点,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将黄海牌全钢胎的这一坚强后盾做得越来越好。 7月份黄海橡胶共完成出口创汇548.7万美元,比同期增长79.7%。其中,全钢胎完成出口创汇184万美元,比同期增长接近100%。据悉,7月份以来,国内外客户对黄海牌全钢胎的认知度呈直线上升趋势,对品质的认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饱满,产品除销往美国、加拿大、东南亚、中东地区外在欧洲也有订单。收获的丰硕成果证明:黄海橡胶全钢胎在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已有了历史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