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以“勤劳”对冲“制度成本”
- 时间: 2004-08-18 08:43:5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
- 近二十几年中国的制度在不断朝着有利于市场交易的方向变迁,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其与真正的市场制度结构还相距甚远,特别是产权保护制度的变革还只是近两年的事情。可是,这些不足并没有阻止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这种经历似乎否定了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其实,这与制度经济学并不矛盾。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初期可以弥补、对冲高的制度成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首先,由于整个经济的市场交易环境不理想,中国人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就会在整体上很低,也就是生产率很低,每人每年能完成的交易次数和交易量都会很少,经济增长就慢。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市场可能根本不会发展。其次,因为劳动力成本低且数量大,中国人大都抱有只是“多辛苦一点而已,忍一忍就过去了”。第三,制度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人们的低收入水平。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制度障碍体现为那些各式各样的行业准入审批、对市场的行政管制,还有许多灰色和朝令夕改的规章。这些都拖延了创业时间与交易速度。为了弥补这些制度成本、规避交易风险,人们不得不格外地勤奋、一天多工作几小时、少拿些收入,多把一些青春年华耗在饭局和没完没了的审批手续上。为什么我们一周七天都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晚上十一、二点也还在通工作电话?这都是我们为制度成本必须付出的代价。(ZHZX)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