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橡胶第一树"迎来百岁生日
- 时间: 2004-09-01 09:40:1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亚洲橡胶网 点击:
- 新华网云南频道8月30日电(记者周重要、刘娟)种植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凤凰山的中国第一株橡胶树,今天迎来了"她"的100岁生日。连日来,各地植物学家和游客纷至沓来,考察胶树的生长情况,观赏枝叶的勃勃生机。
8月30日,负责管理这株古橡胶树的云南农垦集团盈江农场8队的傈僳族女胶工屈在齐夫妇和她的三名同事,一大早来到胶树旁,在距树根1.5米处挖出了一个条形营养坑,然后将600多公斤的农家肥和绿叶倒入坑内。"我们用这种方式祝贺古树"生日"快乐",屈在齐说,为了使胶树"青春"常驻,夫妻俩每年要对此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并施两次肥等。经科学管护,1988年至今这株橡胶树年均增高约3厘米,目前已长至27米,主干直径达98厘米,枝叶茂盛,含胶量甚好。
云南农垦集团先后拨出10万元用于这株橡胶树管养,并在古树周围种植实生胶树320株,恢复了中国第一块古橡胶园的本来面目,使此地成为研究中国橡胶历史的基地。
这株古橡胶树是中国首批引种橡胶的唯一"幸存者"。1904年,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边寨伟男"的民主革命志士、云南省干崖(今盈江县)傣族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购回巴西三叶橡胶树苗8000余株,并于当年8月底至9月中旬种植在盈江县凤凰山海拔960米、北纬24°50′的北坡上,成为我国成功引种的第一批天然橡胶树。后因战乱和管理不善,至1950年只剩2株,现仅存1株。
1952年至1955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秦仁昌等专家教授3次对这株古橡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和割胶测产试验,3年共割胶200余刀,最高一年产干胶5.14公斤。期间,又从这株橡胶树上采得种子685粒在滇南进行试种,发芽率高达93%以上。
科研人员经过对这株橡胶树的生长、产胶情况进行考察和大量的其他调查研究证实,被外国专家称为橡胶种植"禁区"的云南西南部北纬18°-24°地区可以大面积植胶,这为此后国家决策在云南西南部大力发展橡胶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云南天然橡胶大面积种植由此起步。经过了50年努力,全省农垦和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达到了363万亩,年产干胶22.34万吨,相当于解放初期全国干胶产量的1000多倍,实现了创建中国第二个天然橡胶基地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