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荔枝笑傲国际市场
- 时间: 2004-09-17 09:20:0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本报海口9月16日讯 (记者杨春虹)今年海南荔枝出口创下了又一个历史新高。据统计,海南荔枝今年从本地口岸出口700多吨,从广州等地口岸出口700多吨,合计出口总量达到1500吨左右,是去年的近20倍。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海南荔枝出口座谈会上获悉的。
而眼下又正值一年中荔枝产销承前启后之际,不少种植大户已经跃跃欲试准备申请出口基地备案管理,为明年的出口打好基础。
“直通车”带来出口好势头
今年的海南荔枝年产量创了5万吨新高,如果没有开拓新的市场,丰收之年的价格暴跌或许又会重演。但今年的海南荔枝在开局就迎来了一个好局面:5月11日上午,我省首家荔枝保鲜加工项目在文昌正式投产,该项目加工的首批20吨海南保鲜荔枝当天从文昌启运,经广州转机直接出口日本,我省保鲜荔枝直接出口日本,这不是第一次。
直接打入进口条件最为苛刻的日本市场,对海南荔枝而言可谓一个里程碑。日本每年要从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进口近千吨保鲜荔枝。之前,由于海南一直没有出口型保鲜加工生产线,海南荔枝出口只能“借船出海”,出口环节多、费用大,且无法打出自己的品牌。
由我国较大的保鲜荔枝生产商福建漳州德兴发展公司在文昌市清澜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的海南文龙实业有限公司,利用日本技术投资建设完成“差压式蒸热荔枝处理生产线”,该生产线技术指标符合日本等国对保鲜荔枝的生产加工要求,日加工能力达60吨以上,海南荔枝出口国际市场从此有了直通车,该生产线随后通过了日本植物检疫官检测验收。
无公害打通国际通道
国际荔枝市场价高利大,但却条件苛刻。在昨天的荔枝出口座谈会上,50多位荔枝出口商、种植大户及各方专家一致认为,国内、国际市场是荔枝销售的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一起转动,才能满足海南荔枝面积不断扩大的需要;同时,出口价格相对较高,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以出口为目的,可以提高荔枝生产管理水平、尤其是无公害水平,促进国内“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因此,要促进海南荔枝走出口国门,必须确保无公害生产,抓紧进行出口基地备案。
自去年起,为保证海南保鲜荔枝质量符合出口要求,海南检验检疫部门开始在荔枝种植大户中大力推行出口基地备案管理制度,从种植基地的土壤、灌溉用水、育苗、田间管理、农药及肥料施用等环节全过程进行监控。目前,全省已有10多个荔枝种植基地办理备案。
而据日本植物检疫官介绍,日本市场要求所有农产品的大小、形状、粗细、颜色都实行统一规格,消费者在购买时不需花时间进行挑选和称量。海南农产品要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必须在种植、管理、采摘、加工诸环节严格遵照日本市场的规格,这样才能赢得日本消费者的认可。
明年出口形势大好
出口基地备案管理制度让今年的屯昌荔枝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今年,屯昌地区的荔枝种植面积达3.3万亩。往年由于管理粗放,产品很难达到出口要求,销售价格也比较低。今年,检验检疫人员在荔枝生产期间就多次深入基地、工厂,对荔枝的生产、出口基地备案管理,以及产品加工分级、保鲜、冷藏等给予指导和扶持。5月11日上午,63件1260斤妃子笑荔枝,经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从屯昌空运出口到欧盟,成为我省今年首批出口欧盟的荔枝,也是屯昌荔枝第一次“出国”。
据专家及部分出口商预计,明年海南荔枝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东南亚、日本的数量仍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海南荔枝具有早熟优势,据参加昨天荔枝出口座谈会的权威人士透露,海南“妃子笑”和无核荔枝在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受消费者欢迎。而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好生产中的无公害关,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尤其是甲胺磷残留问题。同时,荔枝的保鲜、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有关人士建议,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和种植户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海南荔枝龙眼具有成为优势产业的巨大潜力,建议早日将荔枝龙眼纳入海南优势农产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