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黄海橡胶的品牌飞轮
  • 时间: 2004-09-30 08:43:2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轮胎网    点击:
  • 一个巨大而沉重的轮盘水平地安装在轮轴上,你的任务是让轮盘转动。你使劲地推,轮盘前进了一寸、两寸……开始时的运动不易被人察觉。你继续推,不间断地推,轮盘转速加快,并逐渐达到了突破点。这时,就连轮盘自身的重量也在帮你推,轮盘越转越快,终于成了急速旋转的飞轮。多年以来,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就在推动这样一个品牌轮盘,并使其成为一个转速很快的品牌飞轮。 在吉姆·柯林斯所著的《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轮盘变飞轮”被用来表明两个观点: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累积过程;推动轮盘变成飞轮的力量,是作用在同一方向上的作用力的总和。上述观点可以在黄海橡胶得到印证。前不久,作为黄海橡胶品牌战略的阶段性成果,黄海轮胎荣膺“中国名牌”。黄海橡胶玩转品牌飞轮,是多年努力累积而成的结果;其玩转品牌飞轮的力量,是技术、管理、人才等作用在同一方向的作用力的总和。 黄金法则 一个企业品牌的形成,离不开技术、管理、人才、企业文化等要素,就像一座大厦的建成,离不开钢筋、水泥、砖瓦、土木等关键材料。而对于一个制造企业而言,在塑造品牌的诸多要素中,技术水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黄海橡胶近年来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始终将技术优势的确立,置于塑造品牌的首要位置。打造品牌,技术为先,早已成为黄海橡胶笃信不疑的黄金法则。 不管人们以怎样的眼光去审视,技术的确以其强大无比的力量改变着世界。50年前,公路上行驶着的汽车一律使用斜交胎,而历史行进到今天,各种型号的轿车、卡车、载重车,装配的大都是“高速、舒适、节能、耐磨”的子午线轮胎。目前,子午胎已成为国际轮胎市场的主流产品,全球子午胎产量已达轮胎总量的90%,在美国市场子午胎已占到100%。但在我国,子午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大规模发展,整整落后于欧美国家30年。 然而,就在我国子午胎的版图上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黄海橡胶因为看准了世界轮胎市场的动向,早在1964年就着手开始了子午胎的研制开发工作,成为国内轮胎行业中最早进行子午胎研发的企业。研发子午胎时间甚至比日本还早一年的黄海橡胶,犹如千倾青草绿树中一朵突兀的红花,昭示着这家企业在日后确立的技术优势。 黄海橡胶的超前意识成功地延续下来。上个世纪90年代,黄海橡胶领先进行轮胎轻量化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全钢子午胎,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在企业发展最为困难的1998年,黄海橡胶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开始了100万套半钢子午胎的建设。1998年下半年,黄海橡胶在国内轮胎强企中一骑绝尘,争取到总投资16亿元的国家轮胎调整项目,并借此项目将自己的技术水平推升至一个新高度。 黄海橡胶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的积淀,再加上近年来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使黄海橡胶奠定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同行业中,黄海橡胶率先通过国家强制认证,产品子午化率目前已超过80%。今年上半年,黄海橡胶研制开发新产品56项,其中,全钢子午胎255/100R16规格填补了国内空白,安全抗滑性轿车子午胎被列为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 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黄海橡胶已不再是简单的轮胎加工企业,而是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技术、新材料应用开发技术、集成化工艺技术于一身的高技术企业。数十年的子午胎研发生产经验,使黄海橡胶不管是在新技术开发应用方面,还是在工业化大生产方面,都拥有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在新规格、新花纹的设计与试制方面,业已形成自己的开发软件。 技术水平在轮胎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位置?业内人士指出,没有技术优势,就没有轮胎品牌。原因显而易见,轮胎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危,而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轮胎质量的稳定性。近年来,国外轮胎业巨头不断涌入中国,到目前为止,世界轮胎的前10大品牌,已有9个在我国成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这些洋品牌,莫不拥有世界最领先的技术。 专家普遍认为,时下轮胎行业的竞争,已由原先的产品竞争、规模竞争,转向以品牌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而黄海橡胶由于长期恪守“打造品牌,技术为先”的黄金法则,已在业内确立了技术优势,从而在世界轮胎强势品牌之林占得一席之地。在全球轮胎行业的最新排名中,黄海橡胶由2002年的43位上升到2003年的23位,是上升幅度最大的企业。 刺猬理念 古希腊有一则《刺猬与狐狸》的寓言: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出其不意地向刺猬发动进攻。但刺猬防御的办法只有一种,即一旦遇到攻击,立刻蜷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结果,尽管狐狸比刺猬聪明,但刺猬屡战屡胜。在管理上,黄海橡胶就坚持这样的“刺猬理念”――把复杂的事情简化成一条基本原则,发挥其统帅和指引作用。 作为塑造品牌的要素之一,管理对品牌建设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而说到管理,黄海橡胶没有艰深的理论或者花哨的口号,而是遵循着只有一条基本原则的“刺猬理念”,那就是时时刻刻以人为中心进行“人本”管理,对外,是“以用户为中心”;对内,则是“人人管好事,事事有人管”。 正如国外一位管理学教授所指出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包括质量、价格、成本、服务等方方面面,但这一切只有围绕着用户满意度来运行才是有效的。黄海橡胶的决策层认识到,企业就是创造顾客的组织,只有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认可你,买你的产品,接受你的服务,你才能生存、发展。基于此,黄海橡胶“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展开内部管理,并以此铸造品牌,延伸品牌。 黄海轮胎的品牌定位是安全,为了“以用户为中心”,达到用户对安全的要求,黄海橡胶的生产车间、质检处、用户服务中心、企管处等各个部门,都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轮胎质量的管理,并把服务理念贯穿在每一个细节中。例如,为提高服务质量,黄海橡胶的营销人员已不仅是销售员了,他们还充当了服务员、信息反馈员、网络建设员,尽一切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与用户建立稳定、可靠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服务增值。 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了实现“人人管好事,事事有人管”这一目标,黄海橡胶长期实行日查、日改、日清、日报“四日”管理,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反应迟、行动慢、标准低、工作拖、效果差等行为和习惯,进行了彻底颠覆。更为重要的是,“人人管好事,事事有人管”这一管理理念,引导黄海橡胶的每一名员工都发挥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能。 有一次,黄海橡胶运输公司接到任务,青岛港8号码头下午3点到货100吨胶,需要运往棘洪滩密炼中心,运输公司立刻派车前往。由于码头装卸时段上的原因,最后一辆车直到下半夜才装完,运到棘洪滩已是凌晨3点,在此期间,6名驾驶员都没顾得上吃饭。运输公司负责人说,这批胶次日运到也不违反规定,但运输人员从“人人管好事”、“日清”(当天能完成的工作,不拖到第二天完成)出发,不舍昼夜地完成了任务。 在许多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最有效。黄海橡胶秉乘“刺猬理念”,实行“人本”管理,使其全钢子午胎一次合格率突破95.37%,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8.6%以上;半钢子午胎的产品合格率则达到99.26%。这无疑为黄海橡胶的品牌塑造,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同时,通过“人本”管理实现从售后服务向全方位服务的跨越,极大地增强了黄海橡胶的品牌影响力。 人才磁场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再宏伟的战略也将成为镜花水月。杰克·韦尔奇说:“我们造就了不起的人,然后,由他们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了不起的人”,当然也能造就了不起的品牌。换言之,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有人才做支撑;一个企业要想成为品牌,必须使自己成为人才磁场,牢牢地“粘”住人才,使他们的才智在那里开花结果。 黄海橡胶董事长高巨谦十分感慨地说,作为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黄海橡胶在人才战略上必须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从建厂之初的“大锅饭”,到后来的“工资分”制,再到进入21世纪后以激励先进为特点的岗效工资制、协议工资制――分配制度上的缓慢变迁,表明了黄海橡胶在人才观念上的艰难嬗变。这使黄海橡胶珍视每一个改革机遇,大刀阔斧地实施人才战略。 现而今,黄海橡胶在科技、工程人员的分配上,不但有协议工资等固定的激励机制,而且不断有新突破以使他们奋勇争先。例如,对有特殊贡献、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黄海橡胶每年都给予重奖;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不拘一格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对技术工人的培养,黄海橡胶同样不遗余力。多年来,黄海橡胶坚持举办导师带徒、技术比武、青年岗位能手竞赛等活动,使一大批“高级蓝领”涌现出来。 今年36岁的刘震,三十出头就因创新能力突出,被提拔为黄海橡胶技术处轮胎室主任。作为半钢胎技术创新的带头人,他在配方重新设计、新材料应用、新工艺探索等众多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黄海橡胶的半钢胎A级品挑选率曾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刘震凭借自己对整个工艺的熟稔,对混炼胶质量、生产工艺及结构进行调整。目前,黄海橡胶的半钢胎A级品挑选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 高级工程师孔令夫,自199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黄海橡胶后,潜心研究半钢胎技术,在技术创新和工艺管理方面作出了优异业绩。近20年来,他先后参与研发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半钢胎新产品10余个。外地一家企业曾以优厚的条件来“挖”他,被他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去年夏天,又有一家准备上全钢子午胎项目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孔令夫,许以高薪和住房,孔令夫再次拒绝。 王建海是黄海橡胶第三轮胎厂303车间的成型工。他有一手绝活儿――在9年的时间里,共成型轮胎胎胚113500条,所有这些胎胚的断面合格率全部保持100%,外观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 黄海橡胶电仪车间技师李乃军,是一个好啃“硬肯头”的人。炼胶中心有一个11万伏高压开关系统,由于自控回路联锁点较多,运行中常发生误启动造成停电。此前,虽经多次检修,但改进效果不明显。李乃军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解决难题。他用了两天时间,趴在设备上一个锁点一个锁点地排查,终于找到故障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案。按照他的方案改进后,该系统长期健康运转。 假如走近黄海橡胶,你会发现,在这个“人才磁场”里,有许许多多杰克·韦尔奇所说的“了不起的人”,他们被“人才磁场”所吸引、所培育,并对这个磁场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正是这些“了不起的人”,带动黄海橡胶6000多名员工奋发图强,形成极其强大的作用力,推动着这个企业的品牌飞轮,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高速运行。 诚然,一个企业品牌的塑造,不能仅靠技术、管理和人才三种作用力――它们只是现阶段的主要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诸如企业文化、创意理念等,将成为推动品牌飞轮的新生力量。2004年,被黄海橡胶确定为“品牌战略年”,在这一年里,它成功收获了“中国名牌”,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因为,就“成为世界级品牌”这一目标而言,黄海橡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