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我国轮胎翻新业步入复苏期
  • 时间: 2004-09-07 09:15:1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橡胶机械网    点击:
  • 我国是轮胎生产大国,2003年轮胎总产量达到1.88亿条(扣除摩托车胎后为1.55亿条),同比增长15.4%,其中子午胎7500万条,同比增长43.4%,占轮胎总产量的47%。在子午胎中,全钢载重子午胎已突破1100万条,增幅达60%以上;半钢轿车子午胎和轻载子午胎突破6000万条,增幅达30%左右。    发展空间逐步显现   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最近几年,我国轮胎翻新量为400万~450万条/a,约为新轮胎产量的3%和废旧轮胎产生量的10%,市场上出售的新胎与翻新胎的比例为29:1,远远低于10:1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翻新轮胎以斜交胎为主,品种包括工程轮胎、航空轮胎和载重轮胎,轿车轮胎的翻新率几乎为零;子午胎,尤其是全钢子午胎尚未形成真正的翻新能力。   目前我国从事汽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修补翻新的企业有500家,翻新轮胎产量一般在1万~2万条/a,其中低于1万条/a的大约有250家,达到7万~8万条/a的不足5家,达到10万条/a的仅有2家。   目前应用的轮胎翻新技术有两种:热硫化翻新法和冷硫化翻新法(包括环状胎面法和条状胎面法),前者为传统技术,后者代表世界轮胎翻新业的先进水平。我国现有的500家轮胎修补翻新企业中,大部分采用热硫化翻新法,采用冷硫化翻新法的只有40余家。冷硫化翻新法的关键设备主要从意大利意大迈迪轮胎翻新设备有限公司、新加坡现代机器公司购进。不注重胎体检验,缺乏检测设备是我国汽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翻新厂家的通病。胎体选择得当与否与翻新轮胎的质量关系重大,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轮胎翻新企业在翻新前的胎体检验和翻新后的成品质量检测两个环节上基本靠眼观手敲的人工检测,缺乏科学的准确性,这也是国内翻新轮胎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