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一年22万株橡胶树遭偷割破坏 我省护林保胶任务艰巨
  • 时间: 2004-09-07 09:28:2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轮胎网    点击:
  • 编者按:今年是橡胶引入我国一百周年。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橡胶产业在我省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片片橡胶树林,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亮丽背后,也有不和谐音存在。在全省各地,偷盗国有农场橡胶的现象相当严重,许多国有农场都面临着护林保胶的艰巨任务。如何杜绝偷胶,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摆在我省各地政府和垦区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22万株橡胶树遭偷割破坏   “男女老少一齐‘偷’,五年可盖一小楼。”这是记者在与垦区接壤的一些村庄听到的一句顺口溜,这句顺口溜折射出了海南农垦护林保胶的艰难程度。   近日,记者到地处万宁市的东岭农场采访,赶到那里时,是上午9时许,场长沈兴灿特地从山上护林保胶第一线赶回来接受采访。他们已巡逻了一夜,个个累得脸色苍白。据沈兴灿介绍,由于现在胶价坚挺, 附近农村一些人就红了眼,过去是三更半夜偷胶,现在是白天、晚上都偷,愈演愈烈。不得已,整个农场机关50多人再加上离退休人员20多人,分成4个组,昼夜轮流上胶林巡逻值班,丝毫不敢怠慢。   据了解,今年以来,东岭农场抓获偷卖胶水35人,治安拘留8人,其中本场人员已被开除5名,打击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农场周边一些人钱迷心窍,丝毫没有收敛,偷胶现象愈来愈严重,农场每天都要丢失胶水一吨左右,损失很大。   进入4月份开割以来,至7月底止,东兴农场被破坏性偷割的橡胶树已达近万株次,其中近2000株遭到毁灭性偷割。违法人员从一株橡胶树偷割不到一公斤胶水,却让伤痕累累的橡胶树难以恢复割面,来年只流“泪”不流胶了。   据垦区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去年以来,全垦区被破坏性偷割的橡胶树达22万株次,被盗砍橡胶树2万多株、防护林2万株。破坏性偷割、盗砍胶树、毁林等问题,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一年。文昌、澄迈、三亚、保亭等市县的情况较为严重。这些市县护林保胶办的同志无奈地形容说:满山转转,偷抢不断,气死农场,难倒法院。   众偷难治让人无奈   农场周边地区流行这样的顺口溜:日偷公斤卖十五,一月能赚四百五。男女老少齐上阵,免除农田劳作苦。   儋州市北岸地区有个村庄一百多号人,几乎丢下农作物不管,天天上阵与农场的同志“打游击”。你下半夜巡逻,他就提前侦探你涂药的树位,在上半夜偷、抢割,抢割到手了就跑,让你满山追不到。后来农场的同志改为整夜巡逻,他就晚上睡得足足的,天刚亮时进山设伏,胶工刚一离开胶林,他就出现了,叫人防不胜防。   有的农村,不但由青壮年出击,连老人、小孩也上阵,“分工合作”。小孩负责侦察,有的老人跑不动,就故意在胶林里转悠,吸引护胶队的眼球,其他人则暗地里“搞小动作”。这叫声东击西。   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在东兴农场周边4个乡镇60多个自然村,长期以来,周边部分村民无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擅自乱占农场土地,采用“分田到户”形式,采取挖沟种刺,搬石垒墙,毁林砍胶、人为圈地等恶劣手段,强占土地9537亩,致使农场部分胶工不敢、不想承包被村民圈地的胶园,造成农场土地资源和橡胶资源的严重损失。   记者在有关部门安排下,见到一位参与偷胶的“瘾君子”,脸色苍黄,说话不到三句,就抽一下鼻子,吐一下口水。他自曝其偷胶内幕:他15岁时开始染上毒瘾,为筹毒资,他晚上去偷、抢农场胶水,换钱去吸毒。吸完钱,又去偷、抢胶水,恶性循环。有时毒瘾一发,就去公开抢,也不怕抓。所以人们形容这些非法偷、抢胶水的人是“赶不尽、杀不绝”。   内偷众多防不胜防   据一些农场介绍,内外勾结偷胶是造成护林保胶难以奏效的一个诱因。   据一些被抓获的偷、抢割胶违法犯罪人员自供:如果要偷、抢割胶,就要三更半夜先行探风,看哪些橡胶是已涂药未开割的,或胶工已割但还来不及收的树位。这样一来,时间紧张,又容易被联防队发现。一发现了坐班房的风险大。如果与农场内部人员勾结起来,就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麻烦。   据农垦总局公安部门负责人介绍,内外勾结偷胶有三种形式。   一是:“集体做案”。东部地区有个农场的一个生产队,从队长到胶工一起合作偷胶水,年年要丢十几吨干胶,年年却都被评为先进单位。农场有关部门一直被蒙在鼓里。该队的作法是:每个树位交胶水时,都截留一点,队长收好处费。每次截留的数量相对稳定,因而全队的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别人不易察觉。直到有一民营胶老板非法收购胶产品时被抓住,才把这一案件抖了出来。   二是:“利润诱惑”。很多民营胶收购点加工成本低,收购胶水时,往往开出比农场高得多的价格,引诱一些人去偷、抢割,使护林保胶工作增加许多变数。受利益驱动,个别职工便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加钗农场一个收胶员,一个押胶员和运胶司机,每次运胶到农场胶厂时,都暗中截留一点,然后拉到邻县去卖。有次这三个“内贼”拉2吨多胶乳到屯昌去卖,被南吕农场派出所在路上抓住,人赃俱获,才牵出这个偷胶团伙。   三是:利用“高科技”工具作案。现在农垦对内外勾结偷胶行为,抓得很严。不少农场采取重罚、撤岗,严重者开除出队等硬措施,使“内贼”有所收敛。但随着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有些人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隐秘,越狡猾。   据农垦公安局介绍,万宁地区一些农场最近发现:非法收胶人员买来小灵通或手机给一些贪小利的胶工,胶工每天把收好的胶水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然后,用手机通知“外贼”来取,过后再付款。内外“贼”彼此配合十分默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护林保胶队通过多次较量,终于侦破了这起“高科技”案件。   非法收胶点泛滥成灾   根据国家和海南省有关规定,国有农场的橡胶由企业负责种植、加工、销售,民营橡胶则放开市场收购。至于多少亩民营胶设一个收购点,今年以前尚没有相关文件作具体规定。这就给一些部门和个人以可乘之机。   据农垦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2003年全省共批准设立民营橡胶加工厂62家,收购站(点)为732家。今年以来,收购站(点)又增设46个。而非法设立的流动收购站(点)就更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非法流动收购站(点)已达2100家以上。   记者在澄迈县境内采访,发现这里的民营收胶点和非法流动点数量惊人。   该县境内共有6家国有农场,去年有合法手续的民营胶收购站(点)有120个,非法流动收购点就有300多个,仅西达、昆仑两个农场周边就有多达70多个合法和非法流动收购点。   根据农垦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非法橡校收购点泛滥,是诱发偷胶、抢胶行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有很多是违法犯罪分子所为。在西达农场地区,从事非法收购点的多为吸毒犯罪分子。   群策群力啃下硬骨头   应该说,我省从省政府到各市县、垦区各企业,都为护林保胶工作作了不少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护林保胶工作又面临新挑战:一是胶价坚挺,利益驱动力大。二是国家取消农业特产税后,地方财政收入少了一个来源,地方参与护林保胶积极性有可能减弱。三是农垦推行开割胶园长期承包,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有可能放松。这三个原因导致了偷胶现象越来越严重。   新一届农垦总局领导面对护林保胶过程中的“内外勾结”现象,分析原因,除了受利益驱动外,胶工分配低,产权模糊也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总局因而推出创新管理机制,规定垦区各农场胶工分配指导线为,按每吨干胶产值从以往15%―17%提到20%―24%,分配向胶工―线倾斜后,震动很大,大多数胶工都从不愿当胶工到十分珍惜这个岗位。   全面推行职工家庭长期承包。职工拥有了一份产业,就会自觉自愿参与护林保胶。 东太农场原来受周边乡镇非法收胶点干扰很厉害,后来,该场创新了一种管理模式:“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简称“三统一”。即与会山等五个乡镇联合组成民营胶“三统一”机制,以比民营胶更优惠的价格收购,当场测干含付款。引导农民自愿参与,效果很好。后来此经验在全省推广。   据农垦总局领导介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护林保胶问题,就要继续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继续加大土地确权、发证和被占土地的回收调处工作,妥善处理由于土地问题而引发的各类护林保胶的矛盾和纠纷。对于农民有土地,但无开发能力的地方,或争议不下的地方,农场可与地方建立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实行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共享,使贫困地区尽快实现治贫致富,从根本上搞好护林保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