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张力夫寒风细雨送温暖 情真意切句句充满关爱
  • 时间: 2005-01-19 09:54:0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记者易家凡 通讯员符导 荣远 修中)元月14日,细雨霏霏,寒冷异常。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冒着严寒,走进了一户又一户困难职工的家里,一句句关心问候的话语,如沐春风温暖着困难职工的心窝,将总局党委在春节来临之际对垦区职工的关怀之情送进了千家万户。   是日,是海南入冬以来最为寒冷的一天。一大早,张力夫就带领总局有关部门的人员从海口赶赴琼中、屯昌两市县的南方农场、岭头茶厂、营根机械厂和南吕农场,看望和慰问那里的干部职工,带去总局党委对干部职工们的新年祝福。每到一处,张力夫都反复强调,帮扶低收入者、残疾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是各级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机制,对贫困职工特别是特困职工进行长年帮扶,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   南方农场是张力夫慰问的第一站。林芳轩是张力夫看望的第一户困难职工,当他得知前来看望他的是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时,紧紧握住张力夫的手说,他代表他的儿子及全家向张书记致谢。原来,林芳轩的儿子林文在去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在无助的情况下写信向张力夫求助。张力夫接到信后立即批转南方农场党委,要求发动社会捐助帮助解决。南方农场党委接到张力夫的批转信后立即发动全场职工捐款,解决了林文的学费,使林文实现了上学的心愿。   张力夫在详细询问了林芳轩的家庭及孩子上学情况后说,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低收入者、贫困职工家庭,不能一年只通过一次送温暖对他们表示关爱,而是要通过建立社会救助的长效机制,对他们进行长年帮扶,做到困难常帮,温暖常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各单位要建立贫困家庭、残疾职工以及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档案,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各级领导要对本单位的特困职工家庭做到心中有数。临别林芳轩家时,张力夫要求林芳轩要教育子女奋发读书,学有所成,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在慰问退休干部曹博文和劳动模范张保时,张力夫说,公平竞争、效益优先是前提,而共同富裕是目的,社会经济越是发展,就越不能忘记那些弱势群体,就越要关心和救助弱势群体,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他说,去年,海南农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为此,垦区各级领导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那些为国家和农垦事业作出了贡献的离退休老职工、老劳模、低收入者等困难户要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农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岭头茶场是张力夫慰问的第二站。在三队梁福康的家里,张力夫一边握着梁福康的手,一边问他的家庭情况。看着梁家简陋的住房,张力夫问该场的领导,岭头还有多少职工住在危房里,当他得知岭头还有1万多平方米危房时说,农垦创建几十年,职工还住在危房里我们问心有愧。各农场特别是贫困企业要紧缩其他非生产性开支,集中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和解决职工危房。危房改造要严把质量关,要严防豆腐渣工程,不能让好事变坏事,不能让民心工程变为民愤工程。他说,对弱势群体要通过生产资料、劳动技能、经济救助等各种形式,进行分门别类地扶持,要把对弱势群体的扶贫与农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扶贫与农场整个经济发展融为一体。   营根机械厂是张力夫慰问的第三站。张力夫分别看望和慰问了罗辉和黄辉成2户职工。张力夫说,越是困难的企业,越要体现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越是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越是要把职工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人心不能散,志气不能减,思想不能乱。要齐心协力,克服困难,集中财智,寻找对策,对接市场,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办法度过困难和难关。   南吕农场是张力夫慰问的第四站。在十四队胶工潘月兰的家里,张力夫向潘月兰详细询问了橡胶承包经营改革情况。在该队困难职工黄玉芳的家里,当张力夫看到贴满墙壁的“三好学生”等学习奖状时说,要建立起对贫困家庭孩子读书上学的救助机制,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又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孩子要进行救助,决不能让一个优秀学生失学。他说,逆境出人才,寒门出将才,家境贫穷的孩子懂得发奋读书。通过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够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他要求越是困难的企业,越是要眼光放远一些,要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要倡导良好的学风,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