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禁止进口废旧轮胎的不同声音
  • 时间: 2005-01-21 08:53:0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轮胎网    点击:
  • 1、禁止旧轮胎进口与法无据 依我国法规,旧轮胎可以无阻挡进口,质监部门加强监督力度又带来大量压力。原国家经贸委和海关总署联合制定了《重要工业品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于2002年1月15日以第26号令正式发布,并要求自2002年2月1日起执行。从2002年2月1日起,从法规上来讲,旧轮胎是可以没有任何阻拦地进来的。质检部门从旧轮胎具有不安全因素来限制它的进口。只要有1条安全项目不合格,那就整批轮胎全部判为废胎,而废轮胎是国家禁止进口的。这样逐条检验执行的结果是,质检部门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法律、法规没有赋予这个权力,禁止旧轮胎进口与法无据,旧轮胎进口无阻挡。 2、进口旧轮胎有利资源循环利用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最大的橡胶进口国,橡胶对外依存度较高。废旧轮胎作为可再生资源,其资源化产业在国内正迅速发展。以对环境无害的方式把废旧轮胎利用起来,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废旧轮胎不是垃圾是资源 废旧轮胎是可再生资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的法规文件,如《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等等,都将废旧轮胎视为可再生资源。国际亦然。美、德、法、日等国都在利用废旧轮胎再生资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版中。一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总的指导原则,鼓励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二是把固体废物分为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三类。而目前在我国废轮胎是自动许可。 4、国内轮胎翻新技术已过关 我国的轮胎翻新产业可以说今非昔比。特别是近两年来,一大批外资、合资、民营资本投向了中国轮胎翻新产业。目前,国内已经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预硫化翻新生产线50多条,合资或国产的预硫化翻新生产线150多条,形成了年产预硫化翻胎400多万条的规模。2004年,全行业出口翻新胎5万条之多。在废旧轮胎的检测、鉴别方面,全国至少已经有5家轮胎翻新厂引进了光电技术、超声波和X光检测设备,最近又有5家企业正准备引进德国的电子错位散斑/剪切照相技术轮胎激光无损检测设备。废、旧轮胎的鉴别,对中国轮胎翻新行业来说,已经不是难题。进口一部分可用于翻新的、胎体好的旧轮胎,可以弥补我国橡胶资源的不足,还能节约能源。轮胎翻新是国际上通行的无害化处理旧轮胎的做法。一般1条轮胎可以翻新3~4次,最高多达6次。美国现有轮胎翻新企业1100多家,年翻新轮胎2000多万条,连飞机轮胎的翻新率也达到90%以上。希望进口的是国内紧缺或不能生产的载重子午胎和载重30吨级以上的大型工程机械轮胎。其中露天矿山用的37.00R57、36.00R51、30.00R51、27.00R49子午胎国内生产不了,全部依赖进口。 5、国内废旧轮胎紧销,进口解决供应不足 国内的废旧轮胎多年来一直就是俏手货,尤其近两年来价格更是一路上扬,用废旧轮胎生产的再生胶也是供不应求。2004年,废旧轮胎的胎面胶涨到1300元/吨,和2002年相比,涨幅超过了40%;废丁基内胎涨得还要多,原来1000多元/吨,现在涨到3000~4000元/吨,而采用丁基内胎生产的丁基再生胶则卖到了6000元/吨。近两年来,再生胶也是供不应求。我们的许多客户,包括一些著名的轮胎企业,对再生胶的需求量普遍增长了50%,有的甚至增长了100%。这些企业每年还会使用一定量的胶粉,这也是用废旧轮胎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