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减少橡机进口利国利企利民
  • 时间: 2005-01-26 08:51:2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轮胎网    点击:
  •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建设兴起热潮,国内橡胶机械企业、普遍受益。然而,比较而言,受益最大的还是国外橡胶机械制造商。 全钢胎生产设备投资大,―般 30 万套/年项目约需设备投资 1.5 亿元,其中进口与国产设备投资比例为 5.5 : 4.5 。因此,以 2003 ~ 2004 年国内全钢 胎新增 1500 万套能力汁算, 全钢胎设备进口共耗汇 5 亿美元左右。真可谓“白花花的银子住外流” ! 一方面国内轮胎企业为增加的投资感到心痛;另―‘方面,橡机企业为丧失大好商机感到惋惜: “银子”流到了何处 近几年,我国引进的全钢胎生产设备主要有:大规格密炼机,大规格螺杆挤出压片机,钢丝帘布压延生产线,大角度及小角度钢丝帘布裁断机组,多复合冷喂料挤出机组,挤出法内衬层生产线,三鼓、四鼓全钢胎成型机,胶囊注射成型机及其模具, x 光轮胎检验机,均匀性试验机,动平衡试验机等。 ―家轮胎生产企业进口这些设备一般为 1 ~ 2 台,但其价格却是国产同类没备的两倍以上。 目前,钢丝帘布压延生产线、检测没备中的动平衡试验机、四鼓全钢胎成型机,我国全部依赖进口;大角度和小角度钢丝帘布裁断机 80 %以上从国外进口;多复合挤出机、大规格密炼机进口数量在逐年减少;三鼓全钢胎成型机国产设备已占多数。 “银子”为何往外流 某类产品是否需要进口,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需求及国内同类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我国全锕胎”片喷式”发展,必然导致对关键设备需求量骤增。但问题的关键是, 上述进口的多数设备国内不仅有同类产品,而且国产设备通过“七五”到”十五”攻关,人多已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国内轮胎企业为何还要用高价进口国外设备呢" 记者采访后发现,主要原因:―是国内轮胎企业对国产橡机发展认识不够,缺少”吃螃蟹”精神,事实上我国有许多设备大量出口米其林等世界轮胎巨头,但国内轮胎企业却不敢用。二是国内轮胎企业对国产设备往往“吹毛求疵”,山点问题就被无限放大,甚至要追究决策者责任,而进口设备如果出观问题则视为正常:三是轮胎企业存在盲目攀比心理,并可以进口设备考察为名,获取出口机会。四是国内设计院推荐国产设备不积极,导致国内轮胎企业在选用国产设备时存在顾虑。 当然,不可否定的是,我国橡胶机械在设备运行稳定性以及加―工均匀性片面仍存在不足,特别是钢丝帘布压延、裁断设备的研发才几年,且大多是模仿制造,这些设备要完全取代进口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银子”如何不外流 专家建议,我国橡机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 以减少橡机设备大量进口:―是应着重在设备的稳定性方面下功夫,主机专业化生产,配套件尽可能选用世界名牌产品,彻底改变国产设备稳定性不高的不良声誉;二是对国内薄弱的压延、裁断等设备,尽量采取与世界著名供应商合资合作的方式,这是减少高价进口的捷径;三是应与轮胎企业加强合作 . 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轮胎厂可无偿试用国产设备,成功后再正式购买,但若不成功,风险主要由橡机企业承担;四是充分利用青岛高校软控公司与黄海轮胎股份公司建成的“赛轮科技园”这个国产轮胎设备试验基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五是尝试“先出口后内销”的方式,利用产品出口在世界著名轮胎供应商方面获得的声誉 . 反过来开拓国内市场,如我国液压硫化机就是以这种方式被国内轮胎厂接受的;六是应大力运用三维 CAD 及有限元分析手段,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减少设备潜在故障率;七是加大对进口量大的设备的科技开发扶持力度,可再选几种关键设备申报”十一五”国产化一条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