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绕开五大拦路虎 我轮胎大国另辟蹊径要做强
  • 时间: 2005-10-11 08:54:3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轮胎网    点击:
  • 中国是轮胎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全球汽车轮胎年产量有10多亿条,其中中国就有2亿多条。尽管如此,中国还算不上轮胎生产强国。 与世界轮胎巨头相比,中国轮胎企业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首先表现在规模上,2005年度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巨头销售额分别为179亿美元、169亿美元和152亿美元。米其林在世界各地有80多家轮胎企业,普利司通也有45家轮胎企业,而中国大陆的轮胎企业没有一家在境外设厂。其次在规格品种上,国外大轮胎公司有3000多个规格品种,而中国只有1600多个规格品种,在高档轿车子午胎、赛车胎等方面还是空白。第三在质量上,载重子午胎与米其林轮胎相比尚有差距,而轿车子午胎差距更大。第四在品牌上,中国轮胎已有中国名牌,但还没有世界名牌。第五在价格上,载重子午胎价格比国外低1/4,轿车子午胎则有成倍的差距。 这么大的差距,中国轮胎还有做强的希望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轮胎还有自己的优势。在市场方面,中国轮胎市场是一个纺锤形的市场―――两头小中间大,高档轮胎和低档轮胎的市场容量有限,中档轮胎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中国轮胎企业基本以生产中档轮胎为主,因此能适应市场需求。世界轮胎巨头靠高档产品来获取高额利润,中国轮胎则靠薄利多销来获取相应的利润。但目前国外大轮胎公司也开始向中档轮胎市场渗透,中国轮胎企业应予以注意。在成本方面,低成本是中国轮胎企业的优势。但现在国外大轮胎公司都在中国建厂生产轮胎,并大量采购中国的橡机设备和各种原辅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目前,中国在斜交胎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出口份额都占1/2~2/3。在子午胎方面,中国的载重子午胎在规模、品种及适用性等方面均领先于外资企业所生产的轮胎,只是在品牌、价格方面还有差距;但轿车子午胎和外资产品相比差距较大。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轿车都是引进项目,因此对中国轿车轮胎市场构成很大制约;二是中国轿车轮胎在高速行驶的条件下,稳定性、均衡性没有国外大轮胎公司的产品好。在轻卡子午胎方面,国内外产品相差不大,只是在货车方面国内轮胎占优,乘用车方面外资轮胎占优。 中国轮胎做强主要有二层含义:一是立足中档产品,把中国轮胎市场做好,把中档轮胎产品做足,稳固自己相对优势的领域,积累更多的制造经验和科研发展资金。二是从做中档轮胎为主,逐渐涉足高档轮胎,让中国轮胎成为世界名牌。中国轮胎虽起步晚、经验少,但后来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起点高、发展快。如中国的载重子午胎近两年发展突飞猛进,和世界著名品牌的差距大大缩小;2004年中国载重子午胎产量为1850万条,其中内资企业占80%左右;2003年出口208万条,2004年出口超过478万条。中国轮胎企业如果加强科研投入,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那么再有10年、20年的时间,载重子午胎完全可以与世界名牌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