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高层关于国有经济发展的战略考量
  • 时间: 2005-10-13 08:52:1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近一年来,社会舆论普遍对国有经济的垄断和低效率责备不断,其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国有经济对市场资源的垄断及不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已经严重妨碍了经济行为公正性,严重抑制了非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认为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结构失调,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其主要根源在于国家关于国有经济的直接或间接保护政策极不合理;三是认为国有经济已经拖累了财政、拖累了银行、拖累了股市,中央政府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并不会使国企产生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四是认为“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很多关于国有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改革政策,已不合时宜,应该来一次系统性清盘,否则国企这个烫手山芋会越来越大;五是当年上海国企改革的经验,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国家应深刻反思,不能再走做大做强、集团化发展的路子。据此,GEDA财经分析师江濡山认为,对这些方面的认识,中央并不是不清楚。也不是没有思考过破解之策。但是,应当体会到,高层的战略思路是:改梁换柱不能让房塌了,瓮中捉鳖不能把缸砸了。因此,“十一五”期间,关于国有经济的改革可能会有较大的方向性调整:一方面对国有企业从有条件的保护过渡到市场化发展,当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政治职能等能平衡地被非国有经济替代,当国有经济背后各方面的个人利益集团的灰色渠道逐渐堵住后,真正市场化的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就会自然形成,而现在一切的急于求成的做法都不大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