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予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应手段迫在眉睫
- 时间: 2005-10-17 08:58:5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从今年8月2日开始,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扩大,交易期限限制放开,同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措施的出台在促进银行外汇衍生交易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银行面临的各种相关风险增加。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能否准确进行定价,能否有效对冲和管理风险,不仅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决定着银行的竞争力,甚至是生存能力。来自银监会外汇风险研究小组的研究显示,目前国内不同银行一年期远期结售汇报价(中间价)差异竟然达到了200个基本点;花旗、汇丰等国际化大银行20多年前就把全球外汇业务的风险敞口控制在只有几千万美元,甚至几百万美元,而中国很多银行尽管国际业务量相比小得多,但敞口头寸(即便不含注资部分)仍高达数10亿美元。研究说,不少商业银行的董事乃至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缺乏对外汇风险的起码了解。有些银行明明外币敞口为多头,竟然误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本行有利。更普遍的问题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不掌握(也没有意识去掌握)本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说不清本行的外汇风险水平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设定风险限额只能是一种奢谈。当然,研究也认为,赋予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应手段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