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可能对“扩大内需”政策难度估计不足
- 时间: 2005-11-01 09:28: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有迹象表明,外界对中国和东亚经济外向型高增长前景的担忧正在加重。《香港经济导报》日前载文称,中国乃至亚洲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稳定因素,东亚地区的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该报认为,伴随巨额顺差的是持续的国际贸易冲突不断和国内需求的积弱不振。从东亚国家自身来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仅有出口充分发挥了作用;一旦国际市场上出现不测风云,出口受阻,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内需拉动。此时,以往经济发展中积累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等矛盾将面临激化的可能,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将无法预料。应该说,《香港经济日报》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已从增长优先转向平衡发展。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会议期间明确表示: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做总是要比说困难得多,中国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开始重视扩大内需,但从1994-2005年,出口在经济中所占份额越大,出口增长越快的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越好。从1997年到现在,中国关于扩大内需的提法也差不多有八年时间了,结果是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无疑,从经济发展的路径来看,扩大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性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正确的道路需要正确的走法。除了要在提高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所作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民间资本的活力,增强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