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方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判断再现分歧
- 时间: 2005-11-16 11:49:5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进入11月份,各方人士对中国经济软着陆的问题再度出现分歧。中国央行金融研究局局长唐旭11月2号表示,中国经济虽然依然保持9%以上的增速,但期待已久的软着陆已经实现。他认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对经济增长采取任何限制措施。通胀变化很慢,投资增长减缓,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合理的增长阶段。随即,世界银行发表季度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极软着陆”,预计通胀将继续得到控制。瑞士银行UBS亚洲总经济师乔纳森.安德森表示,中国政府从2003年年底开始对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的过热现象采取降温措施,对过度膨胀的银行信贷实行收缩,对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控制。如果看银行信贷增长,亦可发现,这个速度已明显下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这些方面的调控目标基本达到。但这并不等于经济就此实现了软着陆。有美国学者认为,中国政府虽然通过宏观调控,避免了经济全面过热,但调控任务远未结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利斯.格德斯坦表示:“简单的过热加外部失衡的综合症只要求政府采取紧缩政策,现在的问题是,外部失衡与日俱增,同时增长出现减缓,这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挑战”。首先,经济增长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所占比例过高。其次,中国的经常账顺差过大,占GDP比重达8%,前三季度贸易顺差高达608亿美元,今年全年预计将至1000亿。现实看来,要解决顺差问题的同时保证经济增长,至少需要三到五年。进一步说,这将是一个“长期着陆”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内大量中小房地产企业相继断“粮”陷入了被淘汰的窘境,由国资委亲自操刀组建、实力强大的央企“正规军”已兵临城下。此次政府提速对房产的整合步伐,看来有“加强控制,以防经济再出现偏差”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