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灾面前,农垦儿女当自强
- 时间: 2005-11-17 09:05:14 作者: 邢 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台风对海南农垦人来说并不陌生,从1970年至2004年,全垦区遭受10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共40个,其中12级以上台风22个,风力最大的是1973年的第14号台风,风力达17级。今年第18号台风“达维”风力16级,历史上不算最大,但范围广、移动慢,给海南农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亿多元,是农垦创建以来波及面最广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大灾面前,是擦干眼泪,挽起袖子,抗灾自救,还是唉声叹气,悲观失望,丧失信心,这是对百万农垦人的一次考验。笔者认为,大灾面前,奋力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是重振农垦雄风的唯一出路。大灾面前,农垦儿女当自强。
海南到底适不适应发展橡胶产业?下面三组数字很有说服力。一是至2004年底,海南农垦的投资回收率已达到143%,期末拥有国有资产现值超过100亿元,这在全国的农业国有企业中不多见;二是1994年天然橡胶市场放开后,12年来橡胶价格在每吨6150―17750元之间大幅度震荡,但12年的橡胶平均价每吨仍达到10782元,扣除包含社会负担的综合成本,利润还维持在20%以上;三是从今后发展看问题,由于橡胶品种优化和价格明显提高等诸多利好因素,种植一亩橡胶投资约3500元,投产后有效经济寿命25年,可产干胶2.75吨,周期总收入超过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润率同样在20%以上。以上三组数字特别是前两组数字充分证明,在自然灾害不断的情况下,天然橡胶仍然是海南真正的高效农业。橡胶有一定的抗灾能力和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受灾以后只要不是报废,都可以恢复生机。保国农场受灾严重的胶园,一亩存树不足10株,通过加强管理后亩产跟灾前相差无几。1989年6―10月垦区连续遭受3个12级以上台风袭击,其中:10月份11天之内就连续来了两个,其频率之高历史罕见,但1991年全垦区的橡胶产量就超过灾前水平。1973年14号台风的最大受害者是东太农场,该场用10年时间更新和新开荒定植橡胶3.6万多亩,从总体上实现胶园换代,并于1995年跨入了年产干胶5000吨大场的行列,其总产量为灾前的5倍,单产为灾前的3.86倍,实现了东太的重新崛起。
海南农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灾害不可怕,只要我们坚信天然橡胶发展的前景,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橡胶发展战略,奋起抗灾自救,海南农垦的橡胶事业就一定会长盛不衰,海南农垦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