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高官谈“十一五”中国财政政策取向
- 时间: 2005-11-21 09:20:3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在11月19日举行的“中国财税论坛2005”上,国内财经高官披露了未来财政政策取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卢中原认为,“十一五”期间中国仍然具备GDP年增长8%的潜在增长率,因此应采取适中的财政政策,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延长经济的稳定增长阶段。财政部综合司司长王保安则指出,“十一五”期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适时适度调整,考虑到面临的财政风险,未来一段时期要实现赤字率和债务率有所下降。具体来看,目前中国赤字占GDP的比重约为3%,今年这一比例有望降至2%。而一旦实行以稳健为主的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则意味着政府不会大规模压缩赤字和国债发行,同时将大力调整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转向三农和社会保障领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的不断上升,进出口贸易税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在与日俱增,财政也在“向外贸依存型转变”。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改变现行经济增长方式,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此,财经高官认为,近年开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的增值税试点改革,明年将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外,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开征物业税,建立社会保障税,建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约能源的税收制度,均将在“十一五”期间陆续完成。财政部部长金人庆预计,2005年中国财政收入超3万亿元几成定局,如此迅猛的增速为“十一五”财税改革奠定基础,未来几年政府将着力理顺资源、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完善产业政策,尽快培育出有效消费和新的消费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