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IMF抨击美国新联储的“赤字论”
  • 时间: 2005-11-03 08:55:2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今年,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官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造成美国赤字的原因是世界其它地区的过剩储蓄。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新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对伯南克的以上观点给予了否定。IMF在《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全球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将达到4.3%,虽低于2004年的水平,但仍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而且,如果按照市场现有汇率水平计算全球储蓄占产出的比例,这一数字在过去30年中一直在走下坡路,2000-2002年间下降得尤为明显,虽然最近两年略有上升,但目前的全球储蓄率也并不是很高,只是接近于近20年来的平均水平。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全球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普遍伴随着低水平的长期利率呢?海内外专家经分析认为:一、企业的投资热情日渐冷淡;二、是全球储蓄的地理分布发生了变化。按照传统理论,一国储蓄率的高低由消费者决定,而投资水平则由企业决定。近年来,这一情况却发生了转变,企业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将利润用于再投资,它们反倒成了银行的“座上宾”。这一变化在日本体现的最为明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企业一改过度投资下的负债经营方式,大量增加银行储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本世纪初的网络泡沫破裂后,美国和欧洲企业的投资热情也大大降温。虽然美国公司投资下降的幅度远远小于日本和其他经济体的公司,但美国政府的反应却比其他国家都要强烈,2001-2003年,美国多次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短期利率的降低推高了房价的上涨,同时也鼓励人们贷款消费,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也因此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