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奇:全球“硬着陆”的可能性为40%
- 时间: 2005-11-03 09:04:3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有关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国经常项目将出现调整的担忧一直存在。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最新撰文指出,虽然“狼来了”的假警报不时出现,但是,目前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且日益紧迫的新问题,全球经济失衡继续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加剧。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种失衡现象中,出现了一种危险的不对称现象。2005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创纪录水平,占到全球经济总赤字70%左右。而且出现盈余的范围要分散得多:2005年全球经常账户总盈余的70%来自大约10个经济体。实际上,世界是在美国外部失衡的针尖上维持平衡的。这种状况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美国国家储蓄前景将要进入一个新的恶化阶段。受卡特里娜飓风和能源危机的影响,美国国内储蓄的三大组成部分――家庭储蓄、政府部门储蓄和企业储蓄很可能都将恶化。事实上,在能源危机加剧之前,美国消费者的个人储蓄率就已经在负值运行;美国家庭在可支配收入受能源价格冲击而下降的情况下,个人储蓄率会滑落得更低。与此同时,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恢复与重建支出,可能使联邦政府2006年预算赤字至少上升1个百分点。此外,商业部门用作缓冲的储蓄看来也可能减少,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及单位劳工成本提高,侵蚀了企业的利润。这些情况可能使储蓄本就不足的美国经济陷入一触即发的关键点。从方程式的另一侧来看,也有理由担忧全球失衡问题。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复苏越来越依赖于内需支持,多余的储蓄将被吸收,这使它们提供给美国、用于弥补储蓄缺口的资金减少。此外,第三大储蓄盈余国,中国正全力刺激国内个人消费,这是影响到美国庞大经常账户赤字的另一个关键资助来源。史蒂芬.罗奇认为,经济危机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了一个重要事实:任何经济体回避自身失衡的时间越长,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他预测,这个失衡的世界已经等了太久,未来12个月内某时,发生硬着陆的可能性约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