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从群众关注的具体事做起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 时间: 2005-11-30 09:19:2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记者 易家凡 通讯员 刘向波 符 品)今年以700分的高分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的贫困大学生麻智华,在农场特困助学金的资助下,圆了他的大学梦。如今,在阳江农场,像麻智华这样有困难能够得到及时救助的人不在少数,有哪件职工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只要能够解决的都能及时得到解决。职工说,阳江的这一变化得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   垦区产胶大户的阳江农场,共有7个党总支,54个党支部,799名党员。如何使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贴近党员贴近职工贴近实际并收到实效,一直是该场党委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他们通过开展大讨论、设置意见箱、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农场OA自动化办公系统等途径,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最终把准了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并将从群众关注的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作为整改的着眼点,大大提高了先进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善人居环境,从衣食住行做起。在先进性教育征求意见活动中,职工群众提出:虽然阳江的绝大部分职工都住上了平房或楼房,但也有一小部分基层单位的职工住房由于年久失修变成了危房;一些单位的职工长期吃不上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场内一些道路损坏严重,行路比较困难。针对职工群众提出的这些问题,场党委经研究决定,先进性教育整改首先从改善职工的人居环境开始。于是,他们暂缓了场部办公大楼及场部小城镇的建设,挤出资金100多万元,改造基层单位危房2000多平方米,改善了职工的居住环境。针对职工提出的场内道路行路难和吃水难等问题,投资20多万元对二队等7个生产队的桥涵道路进行了维修。出资30万元打深水井,使二十一队等5个生产队的700多人口用上了符合饮水标准的卫生水。投资10万元为15个生产队维修更新抽水设施。特别是在18号台风期间,及时购买发电机,为37个生产队流动供电抽水,解决了职工灾后生活用水问题。   出台优惠政策,从关注民生做起。在征求意见中,职工群众提出:农场的一些贫困子女考上大学没钱上学,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一些转岗职工再就业困难,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台风过后,一些损失较大的胶工基本生活难以保证。针对这些问题,场党委及时出台措施,一一加以解决。他们提出了不能让一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孩子因没钱而上不起大学的目标,为此,农场成立了教育助学基金,采取无息贷款的方式,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今年以来,该场已发放10万元贷款,帮助35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该场有800多名富余人员需要转岗分流。为了帮助这部分职工重新就业,该场投入扶贫资金200多万元,帮助转岗分流人员发展种养业。目前,全场有135户转岗人员走上了种养之路。18号台风过后,该场及时调整分配政策,让胶工今年末到明年开割前的基本生活费得到保证,有效地稳定了胶工队伍。同时,该场还挤出资金65万元,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子帮扶的形式,扶持30名困难职工发展猪牛羊等养殖业。   整顿党风,从增强党性改起。近年来,阳江一些党员的党性观念不强,示范带动作用弱化,先进性体现不明显,是场党委在征求意见中职工群众提得较多的一个问题。为此,该场针对不同群体的党员,分别制定出了7种不同的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对党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他们在全场党员队伍中开展了“党员示范岗,胶园党旗红”活动,全场共建立了100个党员示范岗,参与党员466人。在活动中,共义务献肥720吨,培育橡胶高产树3.38万株。成立党员互助资金,开展“结对子”帮扶困难户活动。目前,全场成立了58个帮扶小组,对58户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在抗击今年第18号台风“达维”中,场党委提出了“一个党支部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是一支标杆”的号召,全场700多名党员积极投身到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去,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党员先进性在抗风救灾中得到了彰显。   整顿政风,从增强执政透明度改起。在广泛征求意见中,职工群众提出农场国有资产的处理要公开民主,防止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为此,农场重新组建了固定资产监管和公开拍卖小组。该小组在处理农场存有的报废机械设备、灾后橡胶木材时,均采取了公开招标拍卖的形式。行政的公开透明,保证了灾后橡胶木材每立方卖出340元纯收入的好价钱,全场仅此一项就增加收入1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