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为施展抱负而来
  • 时间: 2005-12-01 09:30:1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从年薪超过10万,到月领工资2374元,蒋菊生非常坦然。他认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你是否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感觉到幸福、快乐。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他提供了一个发挥专长、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也帮助他与妻子团聚结束了长达4年的牛郎织女般的生活。他说,他所追求的幸福、快乐离他越来越近。   今年43岁的博士生导师蒋菊生,有过三次不同的工作经历。1982年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林业部工作时,蒋菊生还不到20岁;1992年他调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两院)任教,第二年担任所长助理,第三年升任副所长,1999年10月当上了所长,2003年10月任党总支书记;今年,蒋菊生被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挖”过来,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海南农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   海南橡胶集团股份公司之所以要“挖”蒋菊生,缘于他在橡胶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1992年蒋菊生调到“两院”后,一边从事研究工作,一边刻苦攻读,读完了研究生,又读博士,最终成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招收了17名硕士和博士。10多年来,蒋菊生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00年协助农业部农垦局做的专题研究报告《加入WTO对天然橡胶的影响》,被农业部当作研究报告的范本;为农业部制定的《产业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首次采用了系统动力学原理,说服力强;2002年制定的《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被国务院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及中科院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资深专家评价为“是近10年来有关农业战略研究方面最深刻的一篇报告”。此外,蒋菊生还协助农业部农垦局撰写了《降低或取消关税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损害的研究》、《中国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国家天然橡胶基地规划》、《中国天然橡胶科技发展规划》、《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WTO后过渡期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多份研究报告,对国家相关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投资方向确定、对外政策及措施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产业宏观研究的成功,并没有让蒋菊生满足。在微观领域,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做了不少研究课题。他先后承担了多项科技部和农业部的科研项目,其中有2个与橡胶有关的研究课题分别获省三等奖和两院一等奖,一个生态研究成果获得省一等奖。至今他已出版《海南橡胶产业生态》专著一部,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    研究领域的成功为蒋菊生带来了诸多头衔: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及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景观生态学会理事、植物营养学会理事等;在中国1980年加入国际天然橡胶组织(IRRDB)之后,蒋菊生于2002年当上了环境科学组组长,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由中国人担任的组长。    蒋菊生做研究,有一股韧劲。1996年,他着手橡胶林养分循环的研究,发现了橡胶因养分不足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因此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至今依然没有放手,并把这一研究课题带来了农垦科技创新中心。目前,他在着手筹建海南农垦创新中心时,也制订了一套较为周详的工作计划:开展橡胶新品种的选育与种苗繁殖工作;推广橡胶高产栽培技术;新割胶技术的研究和死皮的防治;病虫害特别是根病的防治;橡胶新产品的研发和胶清蛋白的利用;市场与产业经济研究等。此外,还将进行非胶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如今,已有一批相关专业的人才慕其名而来,希望加盟海南农垦科技创新中心。其中有一位从中科院毕业的从事生理生化研究的博士,正在办理调入手续,另有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博士、硕士也已递交了求职申请。   对于海南橡胶集团股份公司的发展前景,蒋菊生非常看好。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国内橡胶消费量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胶价从2001年的6000多元涨至目前的1.6万多元,而海南农垦橡胶的综合成本虽然高达1万元,但直接生产成本并不是太高,主要是因为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仅去年一年海南农垦承担的社会性、政策性支出高达11.22亿元。从1953年海南农垦成立至2004年,各项社会性支出达60多亿。一旦农垦的社会负担得到剥离,橡胶产出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以目前30多亿元的年产值来看,没有任何一个产业的利润有如此之高。随着体制的转换、人才的引进,海南橡胶集团股份公司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