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06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几点解读
- 时间: 2005-12-02 08:50:5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每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外界研判下一年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改革之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重要性更是不同一般:一是事关“十一五”规划开局;二是控制经济过热的国内背景;三是人民币升值、银行改革深化、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启动、国企改革攻坚的大背景;四是WTO影响面加强,竞争加剧等。从12月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看,中国明年的经济政策主基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在总体部署中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其中,下面几点政策取向尤为注目:一,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面对越来越强的通缩压力,明年宏观调控将采取“供需相反调节政策”,即一方面继续适度抑制供给扩张,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使供给与消费形成良性循环。二,中央首次提出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这表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农村工作已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将重点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公共领域倾斜。会议还特别提到了要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这一点,也是针对社会稳定大局而言的。三,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可以预期,明年财政在科技创新,教育投入方会大幅度增加,同时高层也会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创新环境。四,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会议透露的信息来看,国家将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循环经济发展,重点调控污染严重的行业。五,强化党对经济的指导作用。会议特别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由此可预期,未来几年会强化党对经济的战略性控制,国有经济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强化。此外,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也将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