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市场经济有可能偏离预期轨道
- 时间: 2005-12-27 10:17:1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近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关于中国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企业已形成一个基本竞争格局的表态,引起轩然大波。从某个角度说,改革是个试错的过程,也是现实约束条件下的产物。中国进行了二十余年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已经给出了一些约束条件,但李荣融的表态,使得人们担心这些约束条件会遭到曲解。因为他对垄断的理解带有明显的“李氏”印迹,有对经济学传统定义进行重新诠释之嫌。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一个既掌握了话语权又掌握到行政裁量权的官员,如此不惮于亮明与普通认知相左的观点,是否今后中国的市场都会维持这样“适度竞争”的状态?如果将这样的诠释方式上升为行政层面的主流“理解”,那么,市场“药方”自然不会放在培育竞争主体上,而只会用行政手段使市场保持合适的企业数量,多则少之,少则多之。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仍占据大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将这一逻辑推到极致,市场有可能强行脱离硬约束规范:股市曾经如此,幸而已经走入市场化正途,但能源行业、电信行业会怎样?另外,不同部门的定义如果各不相同,相关行业又该如何调控?而董事会、外部董事到底应该以谁的定义为尊,投下赞成或反对的一票?国企改革已到关键时刻,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样的时刻,掌握行政权的有关政府部门事实上也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在重重压力之下,言行尤需谨慎。如果要对某个问题下结论,最好辅之以全面的数据;而在创立或推翻一个经济学概念之时,需要给公众一个完整的逻辑自洽的解释。这样,才能让公众信服,才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