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英国媒体认为西方对中国经济认识存在三大误区
  • 时间: 2005-12-29 09:29:3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英国《泰晤士报》专栏作家大卫史密斯近日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崛起的话题越来越热闹,有必要认识到世人长期以来对它的一些错误印象。误解之一:中国对石油无止境的需求和受到台风打击的美国,使原油价格不断上升,把世界带入一个永久性高能源价格的时代。事实上,今年中国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它对进口石油开始缺乏胃口。国际能源组织预测,今年中国进口石油的数量每天尽管增加了22万桶,远远低于去年的每天86万桶。由于中国当局对国内石油价格的控制,中国石油公司都无法接受更高的原油价格,所以今年一直在限制原油购买量。而事实上,今年中国的贸易盈余主要增加额来自于加工产品的出口贸易。误解之二:中国的出口商品全是衬衫、长裤和其他低技术含量产品。李曼兄弟公司指出,尽管服装一直是造成中国贸易盈余的主要力量,但是,如今像信息仪器和电脑等一类高科技产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贸易盈余的1/5,都源自这些物品,这提醒了世界:中国在产品价值链的上上下下的竞争都能造成威胁。误解之三,中国实质上是个为世界顾客提供低价组装商品的地方。因此,巨额的贸易盈余也是意料之中的。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依靠出口,也不依赖外商投资。尽管中国的出口量十分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但是,进口也同样很大,占34%。这使得中国与日本在二、三十年前是依靠出口领导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教授研究发现,就算中国被孤立,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被断绝,它的经济增长率只会降低1%-2%。对一个以9.5%的速度扩展的经济来说,这没什么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