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谁妨碍了中国13亿人民的消费增长?
  • 时间: 2005-12-07 08:42:1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可谓由来已久。尽管中央反复强调要启动内需,但需求就是启而不动。到底是什么因素妨碍了中国13亿人民的消费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一,宏观经济指导思想偏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大致在1997年前后被彻底扭转。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并没有即时调整,政府仍然十分担心供不应求,经常的、连续的采取压制消费的反通胀措施,在意识形态上还在不断的批判“能挣会花”、“高消费”,宏观经济管理当局的经济考量主要是GDP增长速度和CPI指标,很少考虑充分就业,其中,特别警惕通货膨胀。二,贫富差距过大影响消费增长。表示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中国1980年为0.25,1994年为0.40,2004年为0.4577,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统计数据表明:占国内居民收入总收入25%的高端收入户,平均消费仅比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数高1.22倍。而占有80%储蓄的20%最富有户的消费水平仅比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高85%。消费的增加并不与高端收入户收入增多成正比,全社会的消费增加速度当然会很低。三,谨慎型储蓄:存钱防备养老、就医、上学、防失业。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不敢消费。四,城市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增长慢。事实上,中国的经济管理当局经常忧虑的问题是经济过热,好像产能真的很过剩了,必须通过压缩产能达到供需平衡。其实,中国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于目前的有效需求而言的,而中国的有效需求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潜力。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如何防止经济过热,而是如何刺激消费需求,从供给管理走向需求管理,从CPI控制走向充分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