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树上的胶,谁来捧场?
- 时间: 2005-02-04 09:08:5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轮胎网 点击:
- 从事农场干胶、生产物资售购的交易员林先生,比起去年5月份前的日子,感到压力明显大了。每天都要在海南中橡热带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工作间里的电脑前坐上几个小时。
他告诉记者,不到这里收集信息、查看情况、掌握市场基本面,难于做出相对正确的预测。他介绍说,比起现货交易,远期现货交易对交易员的市场判断力要求要高。
预购预售优点多
“买方锁定成本,卖方锁定利润,远期现货交易(预购预售)正在被认可。”海南中橡热带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交易模式是去年5月份该我们拓展的一项新业务,目的是为交易双方提供天然橡胶预售和预购交易功能”。
据了解,预购预售的新交易模式是运用先进的因特网技术,为天然橡胶预售和预购的电子交易平台。通过购销双方对价格的预期,分别报单,由交易系统配对撮合完成交易,从而使天然橡胶买方控制原材料成本,卖方锁定生产利润,双方完成中远期定货。交易基本规则是:由买卖双方分别报出要买或卖产品品种、数量、价格,品种和价格匹配者成交。这种方式适合于超过一个月交货的交易。
农场交易代表和客商形象的称之为卖树上的胶。
据统计,垦区预购预售市场开张以来,通过该模式购、售的干胶、橡胶专用肥、重油等千笔以上,金额在千万元以上。
据了解,为了避免价格风险,东南亚从事橡胶贸易的厂商经常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海南农垦各农场具有天然橡胶销售权,在近几年的天然胶市场上,由于不能很好的掌握市场运行的大方向,不能很好的运用天然胶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很难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预购预售处在即期现货与期货的中间地带,有效实现了两者的衔接,它的套期保值而投机性弱的特色逐步被交易双方接受。”业内人士分析说:“应该有市场前景,但有关机制需要完善。”
场长缘何不买账
预购预售在东南亚一带早已出现,新加坡橡胶市场是世界上著名的远期合约市场,是典型的预购预售销售方式。去年以预购预售方式交易完成的物资有40多万吨。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垦区相当部分农场的场长并不愿意接受预购预售方式,他们还是倾向于现货即期交易。
“套期是必然的,但保值则不一定,既然有博弈就应该对交易主体奖惩。”这是该部分群体的主流观点。
经记者的追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场长分析说,预购预售的交易模式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因为该模式是远期交易,必然要求农场对交易前景做出判断,于是必然存在判断准确与否的两种可能性。如果判断准确,则农场获利;如果判断失误,则农场受损失。该场长进一步说,农场获利了,场长没什么奖励;相反,一旦判断失误,农场受损,作为法人代表的场长极可能被追究责任,何苦呢。
业内人士指出,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和对交易风险的正确认识,是阻碍预购预售交易模式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中橡市场有关管理人员则说,要激励也应该从整体销售目标完成与否为落点,而不是单笔交易。
降低交易风险
区别于期货的是,预购预售的成交量与交收是相称的,而期货则是不相称的,因而该模式的投机性相对弱化。但是预购预售作为远期交易依然存在这样的风险:货物能否如期交收,质量能否保证,能否履约。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其套期保值的特色将大打折扣。
据了解,为了突出保值,降低交易风险,中橡电子交易市场建立了一套会员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设立准入门槛:具备橡胶产品生产或经营资格的企业;交易品种只限于橡胶;交易双方的诚信评价;如果诚信度好的话,就相对宽松一些;如果诚信度差的话,在交易中则会有所限制;多次发生诚信危机,则会被取消交易资格。
中橡热带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体系初步建立了,目前主要是严格执行和不折不扣的落实,以后则根据在交易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步完善,以推进预购预售模式的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翻阅的有关资料显示,泰国等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在防范预购预售风险时采取了限制每次的交易量、每月的交易次数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