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橡胶业亟须实施名牌战略
  • 时间: 2005-03-02 08:39:2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点击:
  • 2月25日,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办的全行业争创名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据悉,这也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自2003年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了“中国橡胶工业民族品牌发展论坛”后,在全行业召开的又一个以“名牌”、“品牌”为主题的会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已具有上百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橡胶工业,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竞争形势下,正面临着缺乏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及产品多以OEM形式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难题,从而导致中国相当多橡胶产品在国际市场处在大而不强的地位,竞争力亟须提高。而引导并鼓励全行业走名牌兴企、名牌兴业之路,则是改变和提升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现状的最佳途径。   据介绍,以力车胎(自行车胎和摩托车胎)、轮胎、橡胶助剂、安全套、胶鞋(运动鞋)、橡胶输送带和橡胶V带等为主导产业的中国橡胶产品,由于与能源、交通、冶金、机械、运输、汽车等工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年产量大幅提高,并且有相当多产品的产量已居全球市场前列,有的还当仁不让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如中国的力车胎、胶鞋等产品,目前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正源源不断地走上国际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橡胶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鞠洪振说,在目前全球市场已进入品牌化竞争的时代,以“大”著称的中国橡胶工业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全行业缺乏叫得响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相当多产品都是通过OEM进入国际市场,产品附加值低,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与产值和利润不成比例,并因此不断遭遇来自国际市场的反倾销调查。导致中国橡胶工业形成这种产业现状有诸多原因,但企业创名牌产品意识不强却最为关键。以安全套产品为例,目前全球市场的年产量在160~180亿只之间,中国年产量近40亿只,其中有11亿只用于出口,且这些出口产品中有一半以上执行的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最高生产标准,其生产优势不言而喻。但由于安全套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和主要避孕药具之一,主要采取定点生产,因此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近几年来,虽然一些民营企业进入了这个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程度,但各生产企业为了获得固有利益或为了获得短期经济效益,还是把品牌置于一边。目前在国内市场进行流通和用于出口的安全套产品多以贴牌为主,且品牌多,价格乱,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创建知名品牌,打造知名产品,是中国橡胶工业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亟须打开的“瓶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增强全行业的竞争力。在这方面,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并于2004年积极参与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的轮胎行业,已为全行业带了好头。以三角、风神、成山等为代表的10个全钢子午胎产品在获得“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后,目前在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利税、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等方面,远远地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且产品出口量及附加值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名牌效应已经显现。   鞠洪振说,2005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将通过各种措施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步伐,使企业不断强化技术领先、诚信经营、品牌生存的发展理念,鼓励他们在橡胶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培育出名牌产品。目前,协会已将在全行业中形成了竞争优势、并具有培育名牌产品基础的4类产品:安全套、胶鞋(运动鞋)、橡胶输送带和橡胶V带,作为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培育的重点,并向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递交了这4类产品的相关资料,希望他们能入围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   鞠洪振还强调说,为了引导和鼓励橡胶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今年橡胶协会还将加大对全行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一方面,设立由协会牵头、主导行业和企业加盟其中的反倾销中心,及时了解国际市场有关橡胶产品的信息,积极应对国际市场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另一方面,在全行业启动“质量授信”行业自律机制,通过对企业产品质量、诚信经营、产品退赔率及企业发展规划的考察,对品牌经营的企业进行保护,并大力宣传。据悉,“质量授信”机制今年将先在胶鞋行业中进行试点,今后两到三年内,在全行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