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总局领导率队下基层抗旱救灾
  • 时间: 2005-03-04 09:14:1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本报讯 (记者易家凡 通讯员 徐海鹰)“哪里的旱情最严重,你们就带我去哪里。”这是2月24日至25日,省农垦总局领导张力夫、吴亚荣在基层考察灾情、指导抗旱中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们要求垦区各单位要采取紧急措施,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抗旱救灾。要把抗旱救灾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转变作风,解决职工群众的饮水难,确保大旱之年垦区社会的稳定,力争将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持续的特大干旱,给海南垦区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许多地方出现了人畜饮水难。为了做到上下动员,掀起抗旱高潮,连日来,省农垦总局领导和总局机关处室人员分别深入到各农场,了解旱情,指导抗灾,现场办公解决职工群众的饮水难和生产用水问题。    2月24日上午,省农垦总局局长吴亚荣、副局长郭奕秋一开完会议,就马上带领计划、财务、农林等部门的领导,深入到罗豆、三江、东路、农垦橡胶研究所等单位,了解旱情,指导抗旱。他们顾不上午休,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办公,解决职工群众的饮水难和生产用水问题。每到一处,吴亚荣都要求,要采取一切措施,动员一切力量,共同参与到抗旱工作中来,迅速掀起抗旱保生产保生活的高潮。要立足于抗旱自救,采取总局、农场和职工几个一点的办法,共同投资解决职工群众饮水难问题。抗旱工作,重点是要确保人畜饮水,其次是要保生产用水,力争夺得灾年丰收。    罗豆农场是垦区较为干旱的地区之一,生活生产用水多年未解决。去年以来,省农垦总局先后投资240多万元,用于解决该场部分单位职工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吴亚荣第一站就来到该场,在深入现场了解灾情后,当即决定再追加部分投资,彻底解决该场职工的饮水难问题。在三江农场,吴亚荣深入到江后村现场办公,解决了210亩水稻田的灌溉问题。在东路农场,当吴亚荣看到干裂的水稻田和几乎干涸的机关水井时,当场决定总局投资一部分,修建水渠和打水井,解决该场的800亩水稻田的灌溉和机关地区职工的吃水难。    2月25日,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张力夫带着计划、财务部门的领导,深入到南海农场的大同村、岭上田村、四队、宝山水库和敬老院,东昌农场的四十一队、四十二队、十九队和二十队以及桂林洋等单位,了解旱情,指导抗灾。每到一处,张力夫都深入到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察看旱情,现场办公,研究抗旱的办法和措施,解决抗旱所需要的资金。    张力夫指出,抗旱是当前垦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见行动的一次具体实践,是对先进性教育效果的一次检验。基层党组织在抗旱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充分显现出来,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要带头深入抗旱第一线,现场办公解决职工群众的饮水难。哪里旱情最严重,哪里就要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他要求首先要把旱情摸清搞准,优先解决职工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在解决饮水难时,要采取长期解决与短期解困相结合,要与总局提出的3年内解决职工饮水问题相结合,与当前财力相结合,统筹考虑,做好规划,不能造成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要发动和组织群众抗灾保生产生活,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解决抗旱资金。要注意资金的合理使用,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使抗旱资金效益最大化。要严禁挪用抗旱资金,严防出现“豆腐渣”工程。要科学寻找新水源,减少盲目性,要做好新水源的质量和卫生检测,严防大旱之年出现大疫。要教育职工群众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相互支持帮助,实现水资源共享,共同抗旱,渡过难关。    张力夫还特别强调,要切实抓好当前的橡胶“两病”防治工作,保证大灾之年夺丰收,以实际行动,支持橡胶集团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