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行政干预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法宝”
  • 时间: 2005-03-08 08:54:1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国际主流观点将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归结为劳动力过剩所导致的价格优势,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表现远优于其它同样劳动力过剩的国家。事实上,由于各地方政府和各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各种分别闲置的生产要素才能以比市场配置更高的速率组合在一起、快速形成生产力,打造出持续增长20多年、在全球性衰退中保持了“一枝独秀”的经济奇迹。经济学一般认为,行政干预会导致比市场配置更高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但是,在中国的具体约束条件下,在各地竞相争取“跨越式发展”的“招商引资”活动中,行政整合表现了比市场调节更低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这当然与行政权力强大的资源控制能力有关,即与国家直接掌控了大量经济资源有关。但是,并非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都能做到交易费用较低,关键取决于行政权力在具体情境中所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利益格局。这种经济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在各地区、各行业竞相创造“政绩”以及权力寻租冲动的驱使下,即使是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经济发达地区,也不会满足于仅将行政权力运用于降低交易费用,而必然要想方设法压低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频频制造“投资过热”。如此一来,无论沿海、内地,经济增长不但总要与“投资过热”如影随形,而且总要付出廉价出让国有资源的代价,甚至要付出损害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