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能源短缺并非全是经济结构失衡引起
- 时间: 2005-03-09 09:16:1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两会上,能源短缺问题再次成了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表面上看,中国各地严重的能源危机似乎只是个能源问题:电力短缺、煤炭和石油价格上涨,工业和居民生活均受影响。但事实上,中国的能源供应已达极高水平。据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人大新闻会上介绍,中国近年电力供应增长迅速,2003年新装机3484万千瓦,2004年5055万千瓦,都创了世界记录。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此次人大会议上的代表讨论中,通常只把能源紧张归结为中国现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浪费和社会风气问题。比如,环保主义者喜欢批评中国的高层建筑设计没有保暖夹层、无论豪华宾馆还是城市普通居民都在用水、用电方面太浪费,过分追求舒服、享受;经济学家们也指责生产企业排放太多、锅炉能耗太高、物流体系不合理;社会学家们则注意到中国普遍的奢靡风气,比如无论富裕还是贫困地区的大吃大喝、小排量汽车受歧视、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大拆大造、追求无端豪华等等。对此,有海外观察人士认为,制度性的“公地悲剧”,即自然资源缺乏民主的公共定价和管理,才造成中国社会所有成员,不论个人、企业、或地方政府,都在以掠夺的方式抢占资源、换取短期的最大化利益。其中的市场交换因为保证公平交易的法治规则欠缺是不正常、不公平的,却因为这种不公平产生的不正常产品低价而能倾销全世界,暂时得以维持如此掠食性的、和机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因此,要真正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还需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