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蓄净额骤增可能让中国在5年后品尝恶果
- 时间: 2005-04-21 08:53:2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每日财经》 点击:
- 尽管数据显示当前大陆经济步伐趋稳,但是投资和出口方面的波动却是高增长中两个最大的隐忧。专家指出,从投资来看,其来源是国民储蓄,但在全球范围内,不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都占5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80%。素以高储蓄率著称的东亚各经济体,如日本、韩国等,在经济起飞过程中虽然也出现过国民储蓄率急速提升的现象,但投资率也未超过50%,因此中国的投资率超过50%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而问题在于,中国储蓄的高增长与储蓄净额的巨大增加,并不是在居民收入大体上平均增长的条件下实现的,而是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出现的。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7,而发达国家中最高的美国不过为0.45,英、法、德、意、日等国都在0.4~0.45的区间内。由于高收入人群的边际储蓄率比低收入人群要高得多,因此收入差距拉大只能导致储蓄和投资的增长,反过来抑制了消费需求,这正是传统资本主义经济中会不断发生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源。“在投资完成后,它就变成供给,这正是问题的矛盾所在。”始于2003年的投资周期大约会持续5年,因此在中国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年份可能就在2007年前后。